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 | 切勿迷信“水果型蔬菜”

最近,“水果型蔬菜”成为生鲜超市里的爆款、百姓餐桌上的新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商家的宣传中,“水果型蔬菜”通常与“高营养价值”“高颜值”挂钩,不少消费者奔着“水果+蔬菜”的双重营养价值为其买单。

其实,“水果型蔬菜”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蔬菜早就在悄悄地向水果“转型”。比如,被称为“圣女果”的小西红柿,就已经“脱菜入果”。一些品种的萝卜,也“脚踩两只船”,不停地在蔬菜和水果之间摇摆。近两年新出现的“水果胡萝卜”“水果玉米”也都有不少吃货认可。“水果型蔬菜”一般都是由农业专家人工干预后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她们见证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但就其营养成分来说,依然与真正的水果相去甚远。

但近期走红的“水果型蔬菜”却并不在此列,它们只是品种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采摘季节不同而与普通的蔬菜有所差别。为了做足噱头、赚足眼球,一些所谓的“水果型蔬菜”被吹上了天,比如有的商家就声称“一个水果西兰花相当于15个香蕉火龙果的膳食纤维”,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当真以为自己买到了“比水果更水果”蔬菜,是自己赚到了。

事实上,水果和蔬菜是两个类别,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价值,有的含糖分比较高,有的含维生素比较高,有的则含纤维素比较高,根本无法放在一起比较。所谓“一个水果西兰花相当于15个香蕉火龙果的膳食纤维”的说法,纯属对消费者的误导。 大家之所以既要吃蔬菜又要吃水果,就是要从中摄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取得膳食平衡。一旦偏废,就可能导致身体的机能受到影响,如果迷信靠吃“水果型蔬菜”就能一举两得,毫无疑问就陷入了商家设计的陷阱,多花钱不说,还有碍养生保健。

(胡波)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