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历经72道工序制成 古代书籍、扇面都喜欢用它

手工竹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它的出现开创了以植物茎秆纤维造纸的新局面。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意思是连四纸的制作要历经竹丝纸料制作、纸料漂白、制纸浆、抄纸等72道工序,历时一年方能制成,每张纸都得来不易。而如今大部分的工序仍旧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没有物理化学指标,全凭人工经验驾驭。

连四纸以嫩竹为主要原料,分布在武夷山脉南、北麓,一般是在立夏前后伐竹,此时的嫩竹还没长叶,纸浆丰富。精制竹料是制作连四纸的首要步骤,要经过砍竹、阴干、发酵、剥丝、挂晒竹丝等程序。

国家级非遗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章仕康:立夏前后,刚好这个竹子长到一两对芽的时候,用山泉水不断喷。它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所以让它自然发酵,大概要两个多月。

天然漂白是制作连四纸的重要环节之一,将经过蒸煮等工序做成的竹丝料放置于山上进行天然漂白,将竹丝中的纤维色素进行分解。

 

章仕康告诉记者,连四纸光前期原料制作就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且不能急于求成,如果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前期的原料制作,就会大大缩减纸张的寿命。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学徒 申思:它是机械纸和化学纸无法比拟的,因为连四纸制作的特性,保存时间非常长,所以在收藏领域有非凡的价值。

连四纸又被称为“连史纸”,因其防虫耐热、长久不变色,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都喜欢用它。为了推动连四纸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与当地企业积极行动,成立相关的工作室、研究院以及传习所,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学徒 申思:开创了一些有时代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感受非遗之美,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非遗的创作和发展中来。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