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近百年内从未向公众开放!故宫乾隆花园开放时间定了

3月26日,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与市文物局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开幕启用。这也是全国首个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代表处。在开幕活动中介绍,由该基金会参与修复的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将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总部位于纽约,致力于保护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建筑文物及其文化传统。据了解,自1996年在四川三星堆开展项目以来,该基金会已在中国参与了30余个文化遗产保护及推广项目,包括世界遗产长城文化景观保护、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保护、支持故宫与清华大学的传统工艺培训项目等。

“北京办事处的设立标志着我们与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在中国开展新篇章的重要时刻。”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énédicte de Montlaur说。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故宫博物院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的缘分始于25年前,开启了该基金会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序章。2003年倦勤斋保护项目启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传统工艺,让这座紫禁城中的珍宝重现光彩。”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介绍,在此基础上,双方决定再次携手,共同完成乾隆花园的修复,并启动建筑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今年9月,乾隆花园将部分开放,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据了解,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建造于1771年至1776年,作为清高宗乾隆皇帝退位后居所的一部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审美和喜好。花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包括四进院落和散落在假山之间的27座建筑物,是现存的18世纪中国皇家建筑内檐装修的杰出典范。近一个世纪内,其建筑从未对公众开放。“乾隆花园的内檐装修包括从英国进口的平板玻璃,还有玻璃宝座和插屏,日本漆板和新发明的普鲁士蓝等颜料也被应用其中。”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中国项目总监李光涵介绍,大量国际保护专家参与到建筑保护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今年,该基金会还计划参与和支持中轴线世界遗产论坛、云冈石窟与麦积山石窟保护以及北京文化遗产领域市民讲座、展览及文化活动等。“提高公众意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今年在北京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涵说。

“从故宫的乾隆花园到蜿蜒的长城,从先农坛的沧桑古建到胡同里的四合院,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以国际顶尖的技术开展修缮工作,使文物古建重现辉煌,树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标杆。”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表示,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文物保护与研究,拓展国际交流平台,为北京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动力。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