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代表委员在一线|全国人大代表陈宏斌:开启人工智能教学新范式

3月24日下午4点,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时,他刚刚结束一节五年级的信息科技课,“今天,我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用图形化软件编写程序,实现简单的人脸检测。”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宏斌聚焦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思考如何完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主张通过构建人工智能教学新范式提升课堂效能,点燃学生求知热情,让“智慧课堂”真正焕发育人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资料图

从北京返回盐城后,陈宏斌不仅走进全市教育系统,向教育战线的教师们传递全国两会声音,还马不停蹄地牵头制定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方案,利用校内现有资源,搭建适合盐城市第一小学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计划从下学期开始,每学期用2—3课时,对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性教育。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江苏《信息科技》教材分册主编,陈宏斌近期和教材组成员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教材中,推动制定统一且兼具差异化的课程标准,并向高校相关专业专家请教学习。在此之前,陈宏斌已经尝试在五年级教材中新增人工智能基础模块。

陈宏斌还尝试在校内组织开展任课教师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培训,培养教师队伍创新应用思维,鼓励教师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地融入各学科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多元。

今年陈宏斌带上两会的议案还聚焦“2·15专项行动”校园落地工作。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15分钟课间”的要求。盐城市第一小学创新构建“三维立体化”体育育人模式,通过“基础+拓展+发展”课程体系,实现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开发啦啦操、排舞、武术等特色项目,并引入击剑、体育舞蹈等新兴课程,形成鲜明特色。陈宏斌向记者展示以“盐城市第一小学小铁军”为灵感设计的“盐小铁运动存折”,通过家校联动记录学生每日运动数据,设置“小达人—小健将—小铁军”三级挑战体系,实现运动习惯养成的闭环管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文婧

责编:陈逸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