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机器人发展在苏州崛起!赋能民企共“营”未来

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左右。在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中,92%以上也都是民营企业。这两个数据也体现出,江苏深耕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所蕴含的创新动能。

记者杨光就在苏州吴中区的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由他带我们去机器人生产一线感受一下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向大家介绍一下政府有哪些创新举措。

记者 杨光:我现在就是在苏州吴中区一家人形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的研发部门,在我身边大家看到的是正在进行调试的人形机器人。它们身高跟我差不多,个个都是身高1米75的“大帅哥”。

这个机器人即将在今年5月份进入当地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上班”,主要的任务就是抓取小零件放到操作台上进行点胶,点完后再拿回来。工程师们需要像师傅教徒弟一样,师傅做一遍,机器人同步跟着学一遍,总共要完成200多次抓取“学习”。之后,还需要让它经过深度学习形成固定的程序。最后,将程序写入到另外两个机器人同伴的脑中。预计在5月份,这三位“打工人”就可以去企业“上班”了。

在户外,还有两个机器人正在为参加下个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进行最后的调试准备。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民营科技初创企业,去年1月份才成立,但发展特别快。工程师告诉我,不仅这几个机器人,今年企业将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预计年产量可以达到400台。

而此前,已经有像这样的机器狗完成了量产。这背后,除了有研发团队的多年技术积累之外,更重要的也离不开政府的帮助。

这家民营科技初创企业就拿到了一笔由政府发起、当地龙头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投资基金,总额达到1.5亿。这当中,资金的注入固然是企业需要的,但通过政府组织当地龙头企业的参与也非常重要。因为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研发资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来加速机器人的学习,而龙头企业的参与就为这些机器人提供了“培训”场景。

今年春节过后,已经有小批量的机器人进入了龙头企业“学习和工作”。同时,龙头企业多年积累的一些供应链的资源也为这家机器人企业开放共享。借此,政府与龙头企业形成合力,推动这些初创科技企业的加速成长。

其实不仅是这家企业,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已经超过1000家,产业规模达到1600多亿元。在发展的背后,有很多创新要素的保障。

比如,由当地工信部门组织的小型供需对接会。一边是有机器人需求的生产型企业,另一边是机器人企业的代表,双方对接,一方提需求,一方说方案。像这样的对接会今年在这里已经是第三场了。我还发现一个变化,在前两场不仅有工信部门组织,还有民政部门带领的养老企业需求端和文旅部门带领的文旅场景需求端。甚至,当地的招商部门还会带着尚未落地的企业也来参与。

今年,苏州还计划建成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利用多方科技创新资源,结合全市主导产业需求,建成涵盖研发创新、场景测试、产业孵化等多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机器人产业为切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