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企 > 正文
从“广覆盖”到“深扎根”,冠羚羊行深化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教育

2025年3月,山东临沂德馨康旗下冠羚羊行团队走进塔哈村小学,根据学校实际需求,为这所偏远乡村学校捐赠了一批教学设备、文体用品等。这场看似寻常的捐赠,实则是冠羚羊行近年来“一对一精准帮扶”模式的又一次落地实践。通过聚焦乡村教育的细微需求,冠羚羊行正将公益行动从“广覆盖”转向“深扎根”。

“过去我们关注的是‘捐赠规模’,现在更重视‘捐赠效果’。”冠羚羊行负责人在谈及公益理念时如此总结。此次对塔哈村小学的捐赠,冠羚羊行团队提前两个月便与校方反复沟通,最终确定的物资清单既包含基础教学用品,也有专门定制的科学实验套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器材,让孩子们能亲手做实验,而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项目负责人的这番话,折射出企业公益理念的进阶——从保障基本需求到助力素质提升。

由“浅”入“深”,公益模式迭代升级

回顾冠羚羊行的公益历程,“一对一精准帮扶”是其近年来公益模式的重要升级。相较于传统的广泛捐赠,这一模式更注重“由浅入深”的深化——通过深入调研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援助。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2024年10月西昌公益报告会。会上,缘梦公益·冠羚羊行基金发起人邵总以个人名义向三名凉山籍大学新生捐赠助学金,资助其四年学费及生活费。这一行动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更标志着冠羚羊行公益重心的转移。

报告会结束后,武汉、南宁两地冠羚羊行团队即刻行动,驱车奔赴海拔4000米以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巴塘县亚日贡乡中心校,武汉冠羚羊行团队为高寒地区教室安装空调与热水供应系统,并捐赠300套羽绒服;南宁冠羚羊行团队则为理塘县格聂镇小学送去一辆汽车,解决山区物资运输难题。“孩子们不用再顶着风雪走山路领课本了。”当地教师的一句感慨,道出了冠羚羊行“精准帮扶”的现实意义。

因地制宜,精准实践,让每一份捐赠“落到实处”

随着帮扶网络的扩展,冠羚羊行的公益行动愈发注重地域差异化。2024年11月,南充冠羚羊行团队向宜牧地小学捐赠拖拉机拖斗,助力校园耕地机械化;同月,贵阳、周口等八地冠羚羊行联合为嘎勒村爱慕小学送去课桌椅、图书及体育器材,针对性改善教学条件;次月,广西冠羚羊行团队在前期捐赠基础上,为该校补充打印机、实验器材等教具,同时为依惹小学添置食堂厨具,切实提升师生生活质量。

公益之路,贵在坚持,重在实效。从四川凉山的助学金到甘孜高寒校舍的保暖设备,从云贵山区的运输工具到沂蒙老区的实验器材,冠羚羊行的足迹已遍及十余省份,其捐赠清单始终围绕一个原则:受助方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这种“按需定制”的模式,使得公益资源真正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温暖同行,步履不停,以行动回应乡村教育之

此次塔哈村小学的捐赠,正是这一模式的延续。临沂德馨康旗下团队深入调研学校需求,针对性地筹备物资,既体现了企业“精准帮扶”的核心理念,也展现了公益行动的温度与深度。多年来,冠羚羊行通过持续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地区、多领域的公益网络,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精准帮扶没有终点,只有不断优化的起点。”冠羚羊行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社会力量,探索可持续公益路径。正如冠羚羊行品牌盛典主题“温暖同行,一路相伴”所承诺的,这份对乡村教育的赤忱,仍将在山川村落间持续传递。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