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青岛举办的第二十七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江苏交控联合高德地图打造的“高精一张图”项目引起广泛关注。
“高精一张图”是江苏交控“云网数图”数字底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网数图”数字底座通过整合多源动静态交通数据,以更有效地支撑低空规划、道路养护、智慧调度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作为省级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渠道”和高速路网运营管理“主平台”,江苏交控以“云网数图”一体化数字底座为引擎,不断推动数字高速建设向新向实发展。
支撑路网调度能力 赋能通行效率提升
让调度指挥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决策”,是“云网数图”数字底座在高速公路应用最广泛也最直观的环节。
在江苏高速,1.6万余路高清摄像头构成了“高清一张图”的基础视觉单元。这套全路网覆盖率达98%的视频汇聚系统,如同高速公路的“视觉神经”,实时捕捉路面抛洒物、车辆违停、行人闯入等异常事件,并通过“AI平方”算法实现秒级预警。
在“高精一张图”的支撑下,指挥调度“进化”为车道级:通过调度云实现交通事故、清障救援、养护施工等事件的车道级定位与三维地图监测,同时,结合高德地图APP,还可实现高速一键救援、交通事件预警播报等功能,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这一数字神经系统的核心效能,在沪宁高速无锡段得到极致体现。作为全国最繁忙路段之一,无锡段通过“智慧扩容”技术实现车道级精准引导:交通流数据与高德地图实时联动,应急车道启用信息秒级推送至驾驶员导航界面;AI平方算法对抛洒物、违停等事件进行双重校验,无效报警率大幅下降。正是这种“感知—分析—响应”的闭环,让2025春运期间该路段通行效率提升超30%。
助力道路病害精准治理、道路养护安全作业
对于道路养护管理者来说,大量安全巡检工作和如何精准地分析研判道路病害,一直是养护成本高居不下的难题。
如今,基于“高精一张图”,一方面可精准实现“车道级病害”数据录入,搭建高精病害简历,形成智慧化养护;同时,结合AI巡检数字化能力,还可实现自动化的病害图像采集,对病害进行研判和数字排序,并将病害类型、尺寸、匹配桩号并标注在数字地图上;随后,即可根据病害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处治排序,分级输出处置对策,实现快速现场养护处治,大大降低了巡查和维护成本。
在传统养护模式下,暴雨积水往往是在驾车人员反馈后进行处理,人工前往现场观测积水信息,不仅耗时费力,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而高精地图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厘米级三维地理信息,精准快速获取高速公路的线形、坡度等关键信息,结合实时气象数据和周边建筑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实现暴雨积水风险的预判,从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由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防控。
在道路养护中,高精地图也极大提升了安全作业水平,以锥桶布设为例,传统方式下,依赖人眼来判断锥桶的布设间距,这不仅分散了施工人员的注意力,还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依托高精地图,可预定义锥桶布设点、精确规划出安全区布局,施工人员佩戴智能外设进行定位,终端通过震动或语音提示来引导准确布设锥桶,不需要分心去判断间距,也保证了安全区的布设符合规范,为施工现场提供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向空域延伸,实现“人巡”到“智巡”跨越
“高精一张图”三维模型除标记高速道路和匝道外,还几乎涵盖了高速公路管理的全部业务场景,不仅支持旋转、缩放等基础功能,还着眼于空地一体、精准联动的高速交通低空管理场景,将高精一张图的能力延伸至低空领域,支撑“低空经济”在高速公路场景应用发展。
桥梁、隧道等设施的人工巡检工作一直面临效率低、风险大的挑战,尤其是高空桥梁或隧道内部等复杂结构,人工难以触达。“传统人工巡检需封闭车道、耗时数小时,无人机不仅效率更高,还能生成3D病害模型,为精准养护提供决策依据。” 扬子江公司江阴大桥养护负责人介绍。
在江阴长江大桥的试点中,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即可完成全桥结构扫描,并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毫米级裂缝或位移,自主完成桥梁裂缝检测,将数据及视频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80%以上,同时规避了高危环境下的作业风险,实现了从“人巡”到“智巡”的跨越。
究其原理,高精地图在无人机巡检方面的优势得益于“高精度三维点云地图”的数字基础设施,利用高精度三维点云地图进行精细化的航线规划,规划出无人机在路径中所执行的精细动作,不仅提高了飞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降低了操作难度和人力成本。对于巡查出的病害自动记录经纬度及高程信息,便于后期复查及相同病害演变趋势追踪。而缺少高精地图的无人机巡检,仅二维坐标无法实现病害与构件的自动关联,后期复查难以精准溯源。
据悉,江苏交控计划联合高德地图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省十余个特大桥梁及重点隧道,并探索更多低空应用场景,如无人机物流中转、智慧服务区管理等。
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加速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高精地图已为高速公路行业新的数字革命打下坚实基础,江苏交控积极响应号召,正在探索将AI大模型、北斗导航等技术嵌入数字底座,推动高速公路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跃升。
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江苏交控结合行业转型需要和江苏实际要求,依托广靖扬溧两个改扩建项目,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建设,探索开展“一套模型、一套数据”的业务数字底座建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