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3月24日—3月30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公布,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修订聚焦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其中,《条例》设“款项支付规定”专章,从明确付款期限、完善非现金支付方式、明确对无争议款项的付款义务三个方面作了修订。
3月25日,胜科纳米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700+”时代,其中,A股上市公司699家。细分来看,主板341家、创业板198家、科创板113家,北交所48家。
3月25日,记者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宣介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8家上市企业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超74亿元。自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苏州上市公司批贷款额度上限占全省总量的54%。东方盛虹、迈为股份等12家苏州上市公司及相关股东正式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贷款金额达38.67亿元,相关银行累计发放贷款18.19亿元。
3月27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日前出台“人才房票”购房补贴政策。首批“人才房票”购房补贴受益人员于3月份正式审批通过,首单客户苑某于3月25日与熙乐景园(新发朗诗熙樾府)楼盘售楼处签订购房合同,当场同步申请个人住房贷款。
聚焦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江苏多地正着力推动项目落地、产学研协助。
3月28日,江苏省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暨常州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现场,长三角(常州)ESG国际产业创新园正式开园。据悉,园区将紧扣ESG(环境、社会、治理)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绿色智慧能源、低碳智能制造、ESG高端服务业发展,建设30个近零碳绿色应用场景,打造常州乃至长三角ESG产业集聚高地。活动中,首批9个项目签约入驻。
3月26日,南京召开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会议期间共签约10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1373.24亿元。43个项目集中上会签约。其中,86个产业类项目投资总额1229.84亿元,10个基金类项目总规模143.4亿元,此外还有6个合作类项目。
3月28日,第三届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泰州举行。会上,5所高校、5家造船工程学会组织和6家企业进行合作签约,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双向奔赴”,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此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转化泰州基地、泰州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海外服务联盟揭牌成立。
3月26日,盐城市举办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会上,盐城市政府发布《盐城市机器人产业场景应用及供需信息汇编》,梳理38个应用场景和50家企业供需信息,推动整零企业精准对接。此外,元宇宙文旅场景应用技术研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
3月25日,扬州2025年财政助企惠企政策新闻发布会提及,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4.1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安排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预算2.3亿元,用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智改数转”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月26日,江苏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上线暨授权运营生态孵化中心同步上线揭牌。据悉,此次成立的江苏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平台采用“两级主体、分级授权”的运营机制,由省级平台统筹,各设区市平台作为子平台接入,广泛吸引数商企业参与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此外,会上揭牌的授权运营生态孵化中心是全国首个省级数据生态孵化载体,由省数据集团和南京市建邺区共建。目前,中心有百望股份、天聚地合、联通产业等6家头部数商入驻,覆盖数据清洗、算法建模等全链条服务,年内将扩容至50家。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