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干字当头 奋发有为丨“米”里淘金,“一粒米”变“一条链”

交汇点讯 “厂房正在加快建设,投产达效后预计年销售达3000万元。”前不久,记者来到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胡庄镇人民政府,高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副主任苏辉喜上眉梢。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中式快餐系列加工及冷藏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式快餐是新型速冻主食类产品,符合现代化社会快节奏生活方式,市场前景广阔。苏辉介绍,项目将上梅菜扣肉和八宝饭两条生产线,极大增加稻米的附加值。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坐拥2.45万亩稻田,胡庄镇如何“米”里淘金?答案藏在一个个稻米精深加工项目里。

走进东芳堂生物科技公司车间一楼,三台真空冷冻干燥机映入眼帘。“里面正在冷冻的是青豆鸡肉粥和皮蛋瘦肉粥。”公司负责人房辉介绍,产品需要在零下30摄氏度的温度下冷冻35个小时。在公司展示厅内,冻干粥、陈皮姜米茶等产品五花八门,光是冻干粥系列,就有小米粥、红豆粥等多种口味。

“车间二楼主要生产米蛋白肽系列产品,目前设备都齐全了,就等生产许可证办好。”房辉算了一笔账:米蛋白肽被誉为“米尖上的精华”,一公斤大米可以提取约20克米蛋白肽,而1克米蛋白肽的售价在3块钱左右,实现生财有“稻”、“米”里淘金。

在胡庄镇,“一粒米”过去只能变成“一碗饭”,如今可以变成年糕、锅巴、米稀饮料,甚至特医食品,产业链在不断延伸。“我们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胡庄镇党委书记、高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王敏说,将着力推动在建项目快竣工投产达效,创新农耕研学等体验活动,放大“趣农乐园”等IP效应,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实现“粮”“景”双增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通讯员 凌琳

责编:卢佳乐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