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以法为盾护英魂 红色精神永传承

——冷水港战斗英烈清明祭扫活动侧记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3月31日上午,冷水港战斗纪念地庄严肃穆,西场办事处一场以“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在此举行。活动将英烈缅怀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红色历史与法治精神的交融,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法治宣讲:守护英烈荣光,法律不可缺位

在祭扫仪式的第二篇章中,西场办事处司法所所长刘学进以退役军人、基层司法工作者的身份,向现场干部群众深入解读《英雄烈士保护法》。他结合冷水港战斗的历史背景,强调法律对英烈尊严的保障作用。

“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刘学进通过典型案例,生动阐释法律的威严:

案例1:某网民因在社交平台诋毁英烈,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案例2:某商家恶搞英烈形象制作低俗广告,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0万元;

案例3:游客在烈士纪念碑刻字,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法律是守护英烈的最后防线,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刘学进呼吁,全社会应共同维护英烈尊严,对任何侮辱、诋毁英烈的行为坚决抵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红色传承:历史与法治的交融

活动中,热港村党支部书记章祥余深情讲述了冷水港战斗的壮烈历史。1946年冬,东台县警卫团团长周霖率部在此与敌军激战,8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也铸就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丰碑。”章祥余说。

延寿小学的学生们以诗歌朗诵《清明,英烈的回响》表达对先烈的追思,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纪念碑前回荡。

法治与信仰: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西场办事处主任丁邦均在致辞中表示,清明祭扫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精神的传承。“我们要以法律为盾,守护英烈荣光;以信仰为灯,照亮前行之路。”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手持白菊,依次缓步至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并鞠躬默哀。晴空下的纪念碑巍然矗立,仿佛先烈们不屈的脊梁,无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在这场祭扫活动中,法治与红色教育紧密相连。法律为英烈精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红色历史又为法治注入了深厚的精神内涵。当《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条文与冷水港战斗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守护英烈,不仅需要情感的追思,更需要法律的捍卫。唯有如此,英烈精神才能薪火相传,永不褪色。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