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生活与法 > 正文
知产“宁”身边︱“甘汁园”or“甘甜园”:一字之差背后是500万元商标之战

清晨的菜市场里,市民李阿姨正在挑选红糖。货架上两袋包装几乎一样的红糖让她犯了难:一袋写着“甘汁园”,另一袋印着“甘甜园”。“都是红底黑字,连糖罐图案都差不多,就中间一个字不一样……”她嘀咕着拿起更便宜的那袋。李阿姨不知道,一个字的差异,让法院作出了500万元赔偿的判决。

近日,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南京甘汁园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甘甜园商贸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决生效,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被判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甘汁园公司500万元。

△“甘汁园”(右侧)与“甘甜园”(左侧)部分商品比对

1987年,南京一家小食品厂里,创始人蔡某某埋头研究糖品工艺。他从白糖起家,逐渐将“甘汁园”三个字刻进一代人的记忆。三十多年间,这家企业从作坊发展为行业龙头,“甘汁园”的广告语“好糖就选甘汁园”传遍大江南北。甘汁园的包装设计,成了消费者眼中“好糖”的代名词。

2015年,甘汁园公司在白糖等商品上注册了第13338438号商标
2020年,甘汁园公司在白糖商品上申请注册了第45691312号商标

然而,2022年底,市场上冒出个“甘甜园”,包装和“甘汁园”几乎一样,还打出了“甘甜园 我们只做真红糖”的口号。

甘甜园公司的红糖迅速铺向全国。在拼多多和淘宝平台上,其销量一度冲上榜单前列。消费者评论中不乏疑惑:“和甘汁园是一家吗?”“包装太像了,是不是山寨?”更有买家吐槽:“冲着老牌子买的,结果口感不太行!”

王某某于2020年4月17日申请注册第45527522号商标,2021年1月7日核准注册
王某某于2021年5月4日申请注册第55781483号商标,2022年2月7日核准注册

甘汁园公司这哪还坐得住,马上把甘甜园公司和负责人王某某等告到法院,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500万元。

面对起诉,王某某拿出商标注册证:“‘甘甜园’是合法注册的,程序没问题!”但法院调查发现,早在王某某申请商标前,“甘汁园”已在糖类市场驰名。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刘方辉翻开证据册:两家包装对比图显示,除了“汁”与“甜”的区别,不管是字体倾斜度还是糖罐图案的线条弧度,或是不同产品的包装袋长相,都可谓是“孪生兄弟”,足以使一般消费者混淆。

而且,甘汁园公司起诉时,距离“甘甜园”商标提出申请日期并未超过五年期限。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甘汁园公司可以主张“甘甜园”商标无效,也可以请求法院判令“甘甜园”权利人停止使用该商标。

△“甘汁园”(右侧)与“甘甜园”(左侧)部分商品比对

最终,南京中院认定甘甜园公司侵害了甘汁园公司“甘汁园”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判决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立即停止侵权,并全额支持了甘汁园公司500万元的赔偿请求。

一审判决后,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不服,上诉至江苏高院,江苏高院二审予以维持。

如今,超市货架上的“甘甜园”已悄然消失,但此案留下的警示仍在发酵:当老字号用数十年熬制一块“糖”,仿冒者却想用一字之变偷走整锅甜味。司法判决的这500万元,不仅为诚信经营标价,更在提醒市场——真正的“甜”,从来偷不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应巧玲 通讯员 宁中苑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