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春日经济别样红”系列观察 ⑤|“舌尖春韵”激活经济新“食”力

从扬州蟹黄汤包到苏州松花团子,从徐州地锅鸡到泰州溱湖八鲜,从盐城的麻虾狮子头到无锡的油焖春笋,从镇江的秧草河豚到太湖之滨的刀鱼馄饨……清明小长假,既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踏青游乐、品味美食的大好时机。

纵观我省生机勃勃的春日美食经济,无论是菜肴品种,还是消费场景,创新元素无不贯穿其中。苏州研发的“板蓝根青菜”,兼具板蓝根营养与油菜口感,全流程生态种植,成为绿色菜品新宠;扬州用本地绿杨春茶腌制的“绿杨春茶烤乳鸽”,茶香渗透肉质,赢得食客青睐;淮安以嫩蒲菜与百合、虾仁结合,开发出的“蒲菜百合炒虾仁”,口感清爽且具春天气息,甫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另外,以时令银鱼入菜、炖蛋工艺锁住鲜气的“无锡银鱼炖蛋”,以酥炸带鱼复炸工艺搭配椒盐与柠檬汁、提升口感的“南通滩涂海味”等等,均吸引了许多外地美食爱好者纷纷赶到江苏尝鲜。

线上线下融合、到店与到家结合的业态创新,是我省春季美食的又一大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消费促进体系。“江南生活节”除了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的53个“江苏味道”美食街区,还在抖音平台上线,通过线上话题、达人探店、直播引流、专项补贴等形式,全方位擦亮“江苏味道”美食名片。“江苏味道”火锅美食促消费主题活动,线下推出50个火锅品牌、50个火锅品种,打造“必吃火锅”,线上则开辟“火锅放心吃”专区,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既满足了到店消费的体验需求,也适应了外卖、自提等新兴消费方式,有效扩大了消费覆盖面。

“美食+”的场景创新,打破了传统餐饮消费的边界,成为我省春季美食的一大亮点。“美食+电影”,将文化消费与美食消费的有机结合,让消费者在光影中享受艺术,在美食中品味圆满,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的丰富度,也实现了不同产业间的相互引流和协同增值;多地推出的“美食+旅游”套餐,将地方特色美食与景区游览结合,不仅拉动了餐饮消费,也丰富了旅游体验,形成了良性循环。另外,“美食+赛事”“美食+演出”,让“加油呐喊”伴随“舌尖狂欢”、“舞台灯光”照亮“城市味道”,无不是场景创新的杰作。

我省“舌尖春韵”之所以能够激活经济新“食”力,离不开通过创新手段,对广大食客的权益保障,让他们放心消费。3月15日,省消保委与百度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消费维权AI助手——“苏小保维权助手”。这一创新工具依托海量官方数据、消费维权案例,融合互联网公开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包括近期美食消费风险预警、一键维权导航、法律政策智能检索和法律AI顾问等全天候、全方位的智能咨询服务,实现了消费维权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降低了消费者维权成本,提高了维权效率。

我省“舌尖春韵”激活经济新“食”力表明,消费提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引导、市场创新、权益保障多维协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促进体系。随着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消费信心的不断增强,舌尖经济的“春潮”定能持续涌动,吸引食客感受江苏四季韵味,让美食消费转化为“四季常青”的产业动能,带动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更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责编:胡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