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论见 | 克莉丝汀破产清算:网红面包为何不香了?

近日,因无法偿还债务,曾红极一时的“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进入破产清算过程,正面向社会征集财产线索。从昔日烘焙巨头到如今门店全部歇业,克莉丝汀引发人们对老品牌如何适应市场的讨论。

位于南京江宁区清水亭西路的南京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曾经的网红打卡地,如今却成了“废墟探险地”。从人满为患到门可罗雀,这一转折、突变,隐喻着这家网红企业的兴衰:起初,通过“中央工厂+冷链配送”模式,克莉丝汀迅速打开知名度、占领市场;然而,上市后的第二年却开始渐露疲态,先是门店数量锐减,再是经营状况恶化,还一度惹出细菌超标、拖欠货款和员工薪酬等风波。历时32年,曾经的“烘焙第一股”最终被迫破产清算、黯然收场。其后期没落程度之大,甚至直到传出倒闭消息,很多年轻人也表示“如果不是看到新闻,还不知道这家品牌”。

破产清算消息传出后,有人唏嘘“‘烘焙第一股’为何不香了?”业内普遍认为,烘焙老品牌经营策略未能跟上消费潮流的变化,最终导致品牌竞争力逐渐式微。有管理层公开抱怨上市后“人心就膨胀了”“没人再用心搞经营”,导致管理混乱。其实,产品创新不足外、供应链混乱和成本失控、商业模式陈旧、新兴业态冲击、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都被认为是其轰然陨落的原因。和其他归于沉寂的老品牌一样,在这些林林总总分析中,“倚老卖老啃老”等被认为是难以适应市场的主要因素,当产品研发、营销模式等沿袭过去、形成路径依赖,市场份额就很可能在竞争对手不断丰富的产品线中被蚕食。

其实,老字号发展总面临“走钢丝”难题。既要传递出与历史积淀一致的品牌形象和格调,传承老字号、老品牌衣钵;又要通过创新品牌传播、产品生产等,在激烈竞争中重塑自身形象、赢得消费者青睐。正是因此,老品牌往往衰落多、兴盛少,以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为例,公开数据显示,中华老字号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万多家减少至目前的千余家。可见,老字号经营之难。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这点,不少老字号已深有体会,如针对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叼”,有老字号餐饮品牌的调料,甚至都会根据季节不同进行合理搭配;针对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卫生,有些老字号已实现生产环节自动化,让卫生条件更可控;针对“三高”群体越来越多,有些老字号则开发了低脂低糖产品。随市场风向而变的机敏,恰恰诠释了老字号的厚重,成为不少老品牌挺立市场大潮的不二密钥。

克莉丝汀的破产清算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失败,也是对整个老字号、老品牌发展的警示。这给我们以启发:老字号的“老”,更多的应该是悠久历史、深厚底蕴,而非因循守旧、老态龙钟。老品牌要有“老”的底蕴和传承,但更要注重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及时察觉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风向,善于变通、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管理混乱、模式陈旧、产品力不足,单纯指望消费者“为情怀买单”,指望乘上市“东风”、资本追捧,最终很可能会在市场角逐中失意而归。

(韩宗峰)

责编:胡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