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向美而行 > 正文
向美而行|李庆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江宁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聚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乡土风貌、古风底蕴、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等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富民强村、优势释放的振兴之路。

江宁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注重拓展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佘村古风民宿群、“龙出没”游乐园等,让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的良好效果。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筑牢乡村产业发展的“聚宝盆”,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培育出“接二连三”产业链条,打造出“土桥大米”“横溪西瓜”等“土字号”特色农产品,加强提升品牌化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拓宽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东山街道章村社区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探索构建“村两委-网格-自然村”治理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共治共享,建立茶乡资源库,开设茶乡农民学堂,召开茶乡夜话等,让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制定产业发展措施,形成了乡村治理和产业振兴相融合的发展共同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强烈。

江宁区的实践证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结合各地实际,坚持精准发力,关注市场需求,选准选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但也要看到,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是产业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AI等新技术,助力打造乡村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加快培育现代乡村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同时,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封闭的产业体系难以为继,要努力在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促进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李庆洋(作者为江苏省乡村振兴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