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在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人大代表家站点作为连接民心的桥梁与服务民生的前哨,其建设与发展始终被置于代表工作的核心位置。近期,潘黄街道紧跟数字化时代步伐,以“数字人大”建设为突破点,全面审视并弥补家站点建设中的短板,加速推动其升级转型,为代表高效履职搭建新平台,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家站点焕新,效能大提升。针对家站点硬件设施老化、活动形式单调、宣传氛围薄弱等问题,潘黄街道人大工委深入调研,精准施策。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工委迅速把握问题症结,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全面升级方案。方案围绕硬件升级与功能拓展两大核心,旨在将家站点打造为集接待选民、服务群众、政策咨询、学习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代表履职效能与群众参与度。
特色活动频,互动无障碍。为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增强与群众互动,潘黄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推出系列特色活动。通过“代表数字身份亮相,线上线下融合交流”,实现代表与选民的全天候、无障碍沟通,数字人大平台让民意收集、选民接待跨越时空限制,极大拓宽了群众参与路径。“民生实事面对面”活动深入群众,确保民生项目紧贴民需。此外,强化代表履职能力培训与参与街道中心工作,不仅提升了代表业务能力与责任感,更在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领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社会效应显著。
连心桥升级,决策更民主。升级后的家站点面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升级、活动形式多样、代表履职能力跃升,使家站点真正成为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代表们更接地气,精准捕捉民生需求,所提建议更加切实可行,有效推动街道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如今,家站点已成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不仅提升了代表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与群众满意度,更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
今后,潘黄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坚守人民立场,以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代表工作模式,全力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作用,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以实际成效展现新时代人大的新作为。(李振娟 柳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