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苏州晒出健康城市“成绩单”

4月14日,全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现场活动在苏州举办,苏州市副市长季晶分享了苏州健康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最新数据显示,苏州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5.21岁,多项健康指标居全国和世界前列。

人均预期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与该地区遗传、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生活习惯、教育环境等因素相关。

季晶透露,早在2000年,苏州就建成了全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群,多年来,苏州主动构建健康城市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并一以贯之。2001年,苏州就将健康城市建设纳入发展战略。2024年,健康苏州建设推进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印发《健康苏州“培优强基”三年行动方案》及4个子方案,擘画健康苏州发展新蓝图。20多年来,苏州制定实施了多轮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市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批与健康相关的民生实事,2025年,与卫生健康直接相关的多达19个。

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合力。苏州卫生健康、体育、教育、妇联、公安、水务、医保等40余个部门协同联动,主动履行健康促进职责。在苏州,目前打造了总里程5500公里的健身步道,全市现有三级医院34家、三甲医院16家。围绕“急病要急”,目前全市已建成五大救治中心132家;围绕“慢病要准”,建成各类慢病社区防治中心281家,全市90%的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升级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大力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苏州已有37家医院设立了专业化体重管理门诊。全市省级健康乡镇比例达87.5%,建成省级健康村(社区)637个。为让健康“更有氛围”,目前已建成苏州健康科普馆及70多个健康教育场馆矩阵、5700多个健康场所;在本地APP上向居民自身开放电子健康档案超1200万份;95%以上的社区(村)建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据了解,经过多轮健康城市行动,苏州主要健康指标均居全国和世界前列。苏州多次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累计获得健康城市杰出城市奖、最佳范例奖、优秀实践奖等38项国际健康城市奖项。未来,苏州将以更大的动力、定力、创新力,全力以赴推进健康苏州建设,努力建设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之城”。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