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以艺术共绘中菲友谊新篇章 第四届“郑少坚-首都银行”守护乡村儿童绘画比赛圆满落幕

时值中菲建交50周年之际,首都银行(中国)主办的第四届“郑少坚-首都银行”守护乡村儿童绘画比赛于近日圆满收官。本届赛事以“友谊·梦想·世界”为主题,共吸引了福建省8所乡村学校,提交画作共60余幅,参赛规模与作品质量双双刷新历届纪录。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美育赛事,既展现了乡村儿童蓬勃的艺术创造力,也成为中菲人文交流的生动纽带,彰显出首都银行(中国)深耕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念。

作为首都银行(中国)连续四年倾力打造的公益品牌,本届赛事紧扣时代主题,以“友谊·梦想·世界”构建起多维度的精神图谱。“友谊”呼应着中菲两国跨越千年的文化交融,孩子们用色彩诠释对多元文明的理解,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与当代人文交流的图景融于笔端;“梦想”承载着乡村儿童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画纸间跃动着探索星辰大海的勇气与拥抱未知的渴望;“世界”则架起跨越地域的认知桥梁,让乡村孩子的艺术表达与全球化视野同频共振。这种主题设置既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呼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在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同时,悄然播撒文明的种子。

本届赛事覆盖福建龙岩、永泰、闽侯、尤溪等地8所乡村学校,惠及越来越多乡村地区儿童。提交的60余幅画作在构图创意、色彩表达与主题诠释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提升,折射出孩子们对赛事投入的加倍用心,以及美育素养的持续积累。不少作品突破单纯的技巧展示,开始关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社会热点话题,展现出乡村儿童日益开阔的视野与社会责任感。

首都银行(中国)始终秉持“以赛代教”的公益理念,将赛事打造成沉浸式美育实践平台。而这一模式恰好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深度契合,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弥补乡村美育短板,让艺术教育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正如政策强调的“强化实践体验”,首都银行(中国)通过持续四年的探索,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美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助力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以中菲建交50周年为契机,赛事特别聚焦文化交流。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来自菲律宾的特色服饰、动植物等文化符号,用童真视角诠释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渊源与当代联结。首都银行(中国)表示:“艺术是无需翻译的语言,孩子们笔下的文化,正是民心相通的最佳见证。”作为植根中国本地市场的菲律宾背景外资银行,首都银行(中国)始终将促进人文交流视为银行使命,通过艺术之桥增进孩子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和认知。

四年的坚守,初心不改。从首届赛事至今,“郑少坚-首都银行”守护乡村儿童绘画比赛已经成为了品牌化的公益项目。这种坚持源于银行创始人泉州籍爱国华侨郑少坚博士的公益初心——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始终将回馈家乡教育视为发展之本。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首都银行(中国)正是希望利用绘画比赛的这种模式,让美育教育扎根乡土,这也无不体现了首都银行(中国)参与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也为跨境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思路。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