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制”中有“数”向“高”行

李群

近日,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会同江苏经信智库咨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编制的《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指数报告(2024)》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指数得分为135.67,较2023年增加22.17,比2023年增长19.5%,比2023年增幅高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苏州(182.03)、常州(158.33)、无锡(153.96)、南京(146.79)、扬州(145.14)等设区市发展成效较好,常州、盐城(124.46)、南通(118.11)、淮安(117.97)等设区市进步较快。苏州、无锡等传统工业强市持续领跑,常州、盐城等城市上演“弯道超车”,共同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制造业篇章。

江苏制造业数字化指数突破135分大关,增长曲线暗含深刻逻辑。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1%,均居全国第一……2024年,江苏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收官,省级智能车间数量增长1.3倍、智能工厂数量增长超3倍。常州中车集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列车调试周期缩短40%,徐工机械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全球60万台设备,这些数据背后是每座智能工厂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是每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洪流。我们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汇聚成江苏制造的质变能量。

在长三角数字版图上,苏州以182.03分构筑起“数字灯塔”,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接入企业突破2万家,形成“平台+生态”的创新矩阵。盐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达33%,淮安PCB产业园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实现产能翻番,“雁阵效应”背后,是全省统筹的“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更是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的数字纽带。

面对工业元宇宙、生成式AI等新变量,江苏已展开前瞻布局。南京江宁开发区打造全国首个工业元宇宙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试点AI工艺优化系统提升良品率15个百分点。但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生态重构:南通建成全国首个船舶工业互联网平台,常州“灯塔工厂”培育计划带动500家中小企业上云,“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生态模式,正在重塑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今天的江苏大地,网网相连、数数相通,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沃土。

从太湖之滨的智能制造集群到黄海之畔的数字经济园区,从百年制造名城的数字化转型到新兴工业城市的换道超车,江苏正以“数字长江”串联起制造强省的创新图谱。应该看到,江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构,是产业生态的涅槃重生。当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制造基因,江南江北正在书写的不只是江苏答案,更是中国制造面向未来的时代答卷。

肩上扛“制”,脚下有“数”。数字浪潮下,一个向“新”向“质”向“高”行的江苏,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