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4月17日,南京市玄武区举办“数聚玄武·智创未来”数据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该活动由南京市数据局指导、玄武区数据局主办,吸引了数据领域专家学者、高校院所及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与,共同探讨数据产业发展新路径,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作为江苏省率先布局数据产业的区域,玄武区紧扣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主线,将数据产业确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区主赛道”。玄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可科表示,自2023年以来,玄武区立足禀赋优势,统筹资源打造江苏数据交易所、江苏国际数据港、玄武大模型工厂三大标志性平台,构建起涵盖数据开发、流通、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陈可科强调,玄武区通过政策引导与生态培育,已逐步形成数据产业集聚效应,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算力、金融、人才等配套支持,助力企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指出,数据是生产信息、知识和智能的“原材料”,企业需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数据资源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企业数字化是基础,只有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才能支撑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驱动业务决策精准化。”赵刚建议,企业应聚焦数据要素化、产品化、资产化路径,开发高价值数据服务,参与市场化流通。
为助力企业参与2025年国家级“数据要素×”大赛,本次活动特邀江苏国际数据港专家进行专项辅导。
据悉,该赛事由国家数据局联合20余部委发起,旨在挖掘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中的创新应用。2024年,南京市玄武区已在该赛事中崭露头角,夺得全国总决赛2项大奖,占全省获奖案例的三分之一。活动现场还设立服务群,为参赛企业提供一对一优化指导,助力项目孵化与资源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玄武区近期出台《关于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在算力供给、金融赋能、创新联合等领域推出“载体+企业+人才+金融”组合拳,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激活数据开发、流通与应用各环节活力。
活动现场,江苏省农科院、南京理工大学、科大讯飞等机构通过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场景演示,展现了数据对产业的深度赋能。例如气象服务数据助力农业精准防灾,工业大数据优化制造流程,凸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