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7日)

2025年4月17日

谣言: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言“许愿”就能成功候补车票?

真相:近日,有部分网友表示,通过12306微信公众号发送“许愿候补成功”“候补车次***,候补单号***,帮我兑现一下吧”等消息,能成功买到车票。对此,12306官方客服曾回应:留言补票成功纯属巧合。即使留言,12306人工也无法干预补票结果,一切是系统自动候补的结果。建议采用正确候补方式,以免错过购票时机。(来源:@四川观察)

科普: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纠正五大误区,正确面对癌症

详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防治误区。

误区一:靠保健品可以抗癌?

真相: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营养或改善健康状况,不能替代药物。有的“抗癌保健品”甚至含有未标明的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肝肾功能。癌症治疗仍需依靠手术、放疗、化疗等医学手段。

误区二:体检报告上肿瘤标志物升高等于得了癌症?

真相:癌症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重要原因,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与癌症有关。比如,普通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炎症和感染,长期抽烟等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水平。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癌,不必过度恐慌,应进一步咨询专科医生。

误区三:癌症会在家庭成员间传播?

真相:癌症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直接引起的传染病,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让癌症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但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家中有人罹患此类癌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习惯,并定期筛查。

误区四:手术才是根治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真相:这种说法不够严谨,要根据是恶性肿瘤类别及分期等具体情况而定。中、早期,体积小的实体肿瘤,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优先考虑手术,但是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往往无能为力。肿瘤治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权衡利弊、综合治疗。

误区五:出现癌前病变就离患癌症不远了?

真相:“癌前病变”不是“癌症前期”,指的是有一些病变,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可能发生癌变。及时检查、治疗、复查,积极应对“癌前病变”,能大大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或尽早发现癌变科学治疗。(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通报: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详情: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现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案例一:孙某刚编造传播“河南焦作多县将合村并镇”谣言案。

案例二:王某超编造传播“许昌将投资10亿建3个机场”谣言案。

案例三:梁某成编造传播“四川三奥雪山‘解封’”谣言案。

案例四:张某宝、沙某浩编造传播“安徽明光市地铁已经动工”谣言案。

案例五:童某海编造传播“重庆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谣言案。

案例六:某公司发布“海关将对进口煤炭实施延迟检查”谣言案。

案例七:孙某强编造传播“杭州外省家庭无门槛就读”谣言案。

案例八:刘某晢编造传播“暴雨后许昌满目疮痍”谣言案。

案例九:朱某珍编造传播“大米涨价,快去抢米”谣言案。

案例十:律某雪、逄某峰编造传播“某餐饮企业后厨检查出艾滋病”谣言案。

详情: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统筹:屈绍辉 策划:董晓 编辑:贾玉韬 设计:肖丽丽 尹路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