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点评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 | 高校食堂“点菜区”缘何走红

“留下您想吃的菜,我们会选择表态最高的菜品,不定时上新。”近日,南京大学食堂“你来点菜我来做”留言板在社交平台走红。留言板上,分别设有点菜区和回复区,学生可以在点菜区写上自己想吃的菜,食堂则会在回复区对学生留言进行回应。

传统印象中,高校食堂往往给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刻板印象。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只能从既定菜谱中做出有限选择。南京大学把点菜权交给学生,不禁让人心中一暖。而细看留言板上那些或认真或俏皮的菜品建议,不仅包含着学生对美食的期待,更体现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参与热情。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红烧狮子头”建议一周后真的出现在菜单上,当“少油少盐”的饮食需求得到厨房的专门回应,这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必能让学生倍感关怀与温暖。

点菜区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形式,更在于背后校方句句有回应的服务姿态。工作人员表示,哪些菜能做、会在哪个窗口推出等内容都会在回复栏写明,对于做不了的家乡菜和特色菜食堂也会进行回应,并在寒暑假或其他休息时间安排厨师外出学习。从采购特殊食材到开发新菜品,从收集意见到反馈结果,点菜制必然增加食堂的管理成本和工作量。然而,正是这种真诚付出、务实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点菜区的走红也折射出对教育服务的新期待。这种诉求不仅体现在饮食方面,也反映在课程设置、宿舍管理、校园活动等各个领域。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看见师生需求方面有所创新。比如,有的高校充分利用大数据,推出自选宿舍,科学化地进行宿舍分配工作,还有的学校开发了点餐小程序,有的定期举办食堂开放日……这些菜品升级、宿舍改造的细节,让高校的教书育人在课堂之外,更见功夫和水平。

当然,对其他学校来说,是否能够直接效仿点菜区制度,又要如何对其作出适应本校情况的改良,还需视不同学校的管理能力而定。但无论如何,所有教育工作者都不妨从中汲取经验,有所思考,用更多人性化的手段与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提升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毕竟,教育的温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魏晓敏)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