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苏经济运行情况
今日发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3088.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5.9%
2025年江苏一季度经济怎么看?
省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你专业解读
01
关键词:GDP
解读人:汤莉 江苏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
核心提示: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一季度,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国家和全省一揽子政策措施,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内生动能不断积蓄,全省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7.3亿元,同比增长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第二产业增加值13580.3亿元,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1.0亿元,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5%。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分别为2.1%、41.0%和56.9%。
二、三次产业稳中有进
一季度,农业生产运行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工业持续回升向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占GDP比重为34.2%。服务业平稳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7%、7.5%、8.2%、10.8%和12.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支撑有力
消费方面: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苏新消费”主题促消费活动持续显效,全省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向好。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
投资方面:全省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8.3%和6.1%,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进出口方面:全省对外贸易韧性较强。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3562.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9049.9亿元,增长9.6%;进口4512.4亿元,下降3.0%。
02
关键词:农业
解读人:王丽 江苏省地方统计调查局农村统计处副处长
核心提示: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今年以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有关部署,积极谋划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在田作物长势正常,“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全省农业经济运行稳定向好。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有序
在田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小麦一、二类苗合计占比88.4%,比常年高1.2个百分点。油菜平均生育指标与上年同期持平或略好,一、二类苗合计占比87.3%,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方面,一季度全省蔬菜播种面积486.2万亩,同比增长1.1%;产量1242.6万吨,同比增长2.7%。水果产量31.9万吨,同比增长4.1%。畜牧业方面,3月末,全省生猪存栏1392.5万头,同比增长11.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0.6万头,同比增长5.1%。一季度累计家禽出栏2.2亿只,同比增长13.5%。猪牛羊禽肉产量91.5万吨,同比增长13.1%。牛奶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7.4%。渔业方面,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117.7万吨,同比增长2.3%。
二、春耕备耕扎实推进,农资农机保障充足
各类农资供应备货充足、价格平稳,全省农药已备货1.4万吨,化肥到位充足,可满足春耕备耕用药用肥需求。水稻育秧物资准备充分,春夏播常规稻种子、大豆种子供给充足有余、品种选择余地大,目前水稻、玉米、大豆种子入户率近三成。全省春季农业生产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50万台(套),已检修各类农机具23万台(套),举办农机培训、演示活动310场次,培训农机手和修理工超4万人。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稳中有降
一季度,全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指数为96.9,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3.1%。农、林、牧、渔四大类农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为95.1、93.8、99.1和98.1。主要农产品中,小麦、玉米、大豆价格下降,蔬菜、水果价格下降,牛羊、禽蛋价格低位运行,淡水养殖鱼、虾价格多数下降;生猪价格小幅上涨。
总体来看,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针对当前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农产品价格整体回落导致生产效益下滑等风险挑战,下阶段,要做好春季田管备耕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引导种养农户合理安排生产。
03
关键词:工业
解读人:汪雪敏 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
核心提示: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一季度,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工业品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别加快0.6个、0.5个百分点,总体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从当月情况看,3月份增长9.1%,增速明显加快,较1—2月提升1个百分点。
二、超八成行业实现增长。一季度,全省列统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2.5%。重点行业中,电子、汽车、铁路船舶、金属制品等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工等行业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
三、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12%,较上年全年加快3.8个、2.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35.1%、26.2%,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个、2.1个百分点。1955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增长10.2%,36.8%企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
四、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71.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受人工智能、空间计算等技术快速应用,叠加消费电子市场稳步回暖等因素拉动,增加值增长14.7%,较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因市场补贴政策持续,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表现良好,增加值增长10.2%;电气机械行业受家电产品以旧换新、高端汽车用锂电池订单稳定以及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因素拉动,增加值增长9.7%;铁路船舶行业因造船市场行情景气,叠加助力车市场销售向好带动,增加值增长13.8%;专用设备行业受电子电工机械需求增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增加值增长8.7%。从产品产量上看,半导体分立器件、传感器、电子元件分别同比增长18.9%、66.6%、12.6%;汽车、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分别增长27.3%、84.2%、14.0%;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分别增长14.8%、21.9%。
五、工业品出口带动明显。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0%,较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7.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出口交货值实现12.7%的较快增长。30个制造业出口行业中,21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0%,其中电子、汽车、铁路船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医药等7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口压力增大,企业盈利水平仍处低位,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下阶段,要聚焦“四个着力点”,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稳外贸、促消费政策效应,全方位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改善各类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04
关键词:服务业
解读人:姚华荣 江苏省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处长
核心提示:服务业经济回升向好 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强劲
一季度,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服务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一、服务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8831亿元,同比增长5.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9%,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较快增长。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较上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列统的10个行业门类中,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个行业增速领跑,同比分别增长23.8%、17.5%、15.1%。
一季度,全省铁路、公路、水路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9%、5.7%、8.6%,民用航空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1%。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7%、10.1%。
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强劲,贡献进一步提升
1—2月,全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78.8%,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显著。其中,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5.4%、13.8%、16.1%。
三、商务服务业发挥支柱作用,新动能引领不断增强
商务服务业发挥支柱作用。1—2月,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人力资源服务同比增长16.4%、广告业增长12.5%、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21.1%。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1—2月,全省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1%、31.7%,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比增长18.7%;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节能技术推广服务、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同比分别增长96.7%、35.8%、35.9%。
数字经济新动能不断释放。1—2月,全省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9%、18.2%;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1.2%、35.5%。
四、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体娱市场快速回暖
1—2月,全省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其中,家庭服务、理发及美容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0.8%、29%,汽车修理与维护、家用电器修理同比分别增长34.6%、18.7%。在国产电影《哪吒2》的持续火爆、文艺演艺市场和体育赛事经济持续升温的带动下,1—2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其中,电影放映同比增长29.7%、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同比增长26.8%。

05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解读人:许国 江苏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处长
核心提示:一季度全省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一季度,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苏新消费”主题促消费活动持续显效,“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激发消费潜能,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较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
一、粮油食品类拉动明显,基本生活类商品稳步增长
一季度,限上粮油食品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7%、10.9%、8.3%、6.8%,合计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较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
二、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相关商品增势显著提升
一季度,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0%、51.4%、8.8%,增速较上年全年分别提高9.8个、52.6个、16.1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增速较1—2月加快4.3个百分点;上述四类合计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受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影响,居民购车换车意愿提升,一季度全省限上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29.2%,较1—2月加快8.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
三、消费提质转型稳步推进,智能升级类商品销售回暖
居民对绿色智能型商品需求不断释放。一季度,限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商品、智能家电同比分别增长69.2%、70.6%,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同比增长57.2%。随着品质生活消费提升,一季度全省限上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28.8%,较上年全年分别加快3.6个、11.5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黄金饰品价格也随之上涨,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较上年全年加快3.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0.1个百分点。
四、新型消费模式稳步发展,网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两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跨店满减”等优惠活动,叠加“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加持,全省电商企业销售火爆。一季度,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3192.5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650.4亿元,占社零的比重为21.4%,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同比增长8.0%,较上年全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消费决策部署,推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但也要看到,社会预期不稳、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展望上半年,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预计全省消费市场有望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06
关键词:投资
解读人:马丽 江苏省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处处长
核心提示: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持续强化重点产业项目支撑,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扩大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有效投资,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比1—2月提高1.1个百分点。
一、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提升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7:51.1:48.2,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投资占比持平,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有所降低。从增速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9%。
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7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7.8%、14.4%和13.8%。
三、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
一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主要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管理业、水上运输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1.2%、35.0%和33.5%,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0个、1.2个和1.1个百分点。
四、大项目拉动作用较强
一季度,全省1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922个,个数同比增长0.3%,投资额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4.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41.9%、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3.7%。
五、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5%,降幅与1—2月基本持平。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84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收窄1.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5个百分点。
当前,全省投资仍处低位增长区间,下阶段应超前谋划部署,强化对动力足、潜力大、效益高投资项目的招引储备力度,切实推动全省投资增长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