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厦门国贸发布2024年年报 “期现结合”模式显成效

厦门国贸(600755.SH)今日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51亿元,显示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重大。仔细分析其经营模式和行业特性,非经常性损益中影响金额最大的项目是“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这部分主要是为配套供应链管理业务的现货经营,合理运用期货及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相应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因实操中,现货合同和期货合约难以完全满足对应关系,不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未能适用套期会计准则。该损益与其主营业务经营损益密切相关,是厦门国贸“期现结合”业务模式下的结果,并非偶发或一次性损益。

厦门国贸表示,为配套供应链管理业务的现货经营,其以套期保值为原则,合理运用期货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根据定期报告披露,厦门国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金额分别为13.09亿元、5.67亿元和17.49亿元,展示了其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行情下的风险和盈利管理能力,也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国际和国内头部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也大量使用“期现结合”模式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利润,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例如,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商社在从海外采购大量农产品现货的同时,会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当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通过期货市场的盈利可弥补现货的损失,锁定采购成本和利润。“期现结合”模式已成为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里的通用模式。

2025年一季度,厦门国贸已显现企稳复苏趋势,其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10亿至4.31亿元,同比增长0%-5%,主要得益于“三链融合”战略下业务结构优化及经营质量提升。随着大宗商品周期回暖及其“三链融合”战略深化,其盈利质量有望持续修复。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