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网络学习平台不断涌现。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高校学生群体活跃于这些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放松身心。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指导下,高校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思政育人阵地。

用好管好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政教育覆盖面

高校应依托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文化的熏陶与浸润。例如,高校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收集由广泛媒体或者优质创作者发布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历史的短视频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透过这些视频了解我国庞大的文化体系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增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鉴于新媒体平台中信息内容质量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当加强对论坛、贴吧、官方微博、网站等渠道的监管力度,筛选并及时处理不良信息,以防止对学生造成不当的引导。

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高等院校应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核心,强化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双向互动,通过有效结合两者的优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一方面,高校可以围绕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内容和典型事例设计思政课程,推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的思政理论知识,又能及时了解社会热点、焦点。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线下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收集和推荐线上学习平台上的相关主题的优质思政课程,以多样化的课程供给帮助学生深化思政知识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还可以在举行红歌比赛、红色经典朗诵大赛等各种类型的思政活动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快、受时空局限小的优势,有效提升活动开展和宣传效率,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活动全程进行直播,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和观看。

开展思政教师网络培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高校应积极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网络思政培训,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和提升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将教学软件的操作、在线课程的建设、互动平台的使用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培养基础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新媒体意识,引导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具有个人特色的新媒体思政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同时,要贯彻“以研促学”教育理念,组织教师开展新媒体思政教学主题的学术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探寻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新思路,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思政教学中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学术科研和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王金玲 朱世友(作者分别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