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战工作中绽放光彩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统一战线思想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根脉,而且为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提供了思想根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绽放时代光彩。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

党的领导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保证。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从理论上、思想上深层次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提供思想指引和现实方法论。我们要加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过程,真正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大效能。

我国的协商文化由来已久,早在《尚书·盘庚》中就有“王命众,悉至于庭”的记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东方土地,倡导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谐共存,这些都为“协商发展、合作共赢”的统战工作原则提供了重要根源,在政治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会通过协商形成共识的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方向。发挥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运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持续激发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提供强大、丰沛、持久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资源。

儒家思想主张“民贵君轻”“与民谐乐”,黄宗羲说“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以说,中华大地上从古至今都存在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民本”的执政理念,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善于倾听人民需求,回应人民关切。统一战线就是在基于全体中华民族广泛文化认同的执政理念中、在大团结大联合中不断发展壮大,以求找到统一战线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在新时代做好统一战线工作,首先,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统一战线传播路径。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力量交织绽放出很多“流量之花”。例如,海外华侨、华人及爱国人士投身于文物回归工作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以现代编剧风格书写历史家国情怀,立足现实,引发共鸣,其创新性表达方式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网络交流空间的拓展,网络媒介成为人们接受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着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精神有机融合,持续打造有思想、有内涵、正能量、高质量且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网络作品,唤起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精神本源,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其次,要打造优秀文化统战人才队伍。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战工作者既要立德修身,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敬业立学,提升能力素养。一方面,要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统一战线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要合理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课程,在工作培训中纳入《礼记》《尚书》《中庸》等国学内容,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此外,还要创新灵活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地观摩等形式,促进传统文化对统战工作者浸润,提升运用统战思维开展工作的能力。

再次,要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统一战线的体制机制。“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统一战线五大关系和十二个工作范围,构建理论研究、基地支撑、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用好各级统一战线智库力量,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华,应用于统一战线具体实践。结合城市更新整体规划,推动学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建一批有着明确目标定位,以文化为媒介、以历史为脉络的统战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学。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算力供给等数字技术,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时代价值,推广优质的数字文化产品,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统战工作开展。

王岩 李淑娜 董飞(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第二个结合”视角下大学生思政课话语叙事研究〈编号:SZKT-24010〉研究成果)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