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作风建设重在长效固本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历经十余年实践检验,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治理闭环。要真正实现作风建设长效化,须从理论武装、监督制约、生态涵养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思想自觉、行为规范、文化浸润的立体治理格局。

常修理论课,锻造政治忠诚的“思想熔炉”。理论素养是政治定力的源头活水。新时代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建立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将党章党规、纪律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贯通融合,构建起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时代穿透力的理论体系。党员干部需在持续学习中明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将政治忠诚转化为抵御“四风”侵蚀的思想抗体。理论武装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通过学思践悟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迭代升级,在灵魂深处树起拒腐防变的精神坐标。

常照正衣镜,构建多维联动的“监督闭环”。权力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保障。要健全“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监督体系,将传统监督手段与数字治理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全天候、立体化的监督网络。重点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制约,通过权力运行流程图解、廉政风险动态评估等制度创新,推动监督从“事后追责”向“过程防控”转型。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使作风建设成效真正接受人民检验。监督不是机械的约束,而是通过构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治理逻辑,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的环境中履职尽责,实现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

常吹清廉风,涵养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作风建设的深层土壤。要构建“教育倡廉、制度护廉、文化育廉”的培育体系,将廉洁价值融入干部选拔、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等全过程。注重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的良性互动,推动“亲清政商关系”“清爽同志关系”成为普遍共识。更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建立作风建设成效与干部成长通道的正向关联机制,让守规矩者得褒奖、善作为者有舞台。生态涵养不是简单的环境营造,而是通过制度供给与文化浸润的双重作用,使廉洁从政成为政治共同体的自发自觉行为,形成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只有以系统思维推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党员干部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够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更为优异的时代答卷。(作者:杨 军)

责编:陈逸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