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的南京芯德科技封装产线升级项目现场,多辆装载着最新生产设备的运输车辆整齐列队,缓缓驶入标准化厂房,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设备,一批设备正在进场,为后续投产运营按下“加速键”。

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设备安装、联调联试等工作,仔细核对设备型号、规格及附件资料,进行定位固定与部件组装,通过电气连接、管道连接与密封性测试后,对设备功能进行测试,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在模拟生产环境下验证设备性能,确保其满足生产要求。
南京芯德科技封装产线升级项目是2025年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由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聚焦高端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提升与产能扩张。项目于去年2月启动,计划2026年建成达产,总投资约11亿元,项目依托60亩厂房,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8亿元。
“近两个月以来,企业新增进厂设备28台,包括高端BGA封装产品线的全自动AOI检测设备、表面贴装机、锡膏印刷机等。”该公司设备处处长陈益新介绍,项目分为系统级封装产品线和晶圆级封装产品线的建设,计划今年完成系统级封装产品线的建设,并达到目标产能的80%,晶圆级封装产品线计划今年9月完成90%的设备采购,明年一季度完成产品线建设。
目前,该项目设备采购任务已完成80%以上,50%的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引进高精度划片机、晶圆级封装光刻机、焊线机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引进的高端封装设备国产化程度更高,经过企业多年的供应链培育,目前在晶圆级封装产品线上国产化设备已实现100%的工序国产化,在系统级封装产品线上国产化设备已实现70%的工序国产化。
该企业设备处处长陈益新告诉记者,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打造高度集成化的智能生产线,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其中,高精度划片机支持超薄晶圆切割,配备AI视觉检测系统,可自动识别晶圆切割路径并实时纠偏,通过MES系统与产线联动,实现切割参数自动优化,减少人工干预30%以上。SMT设备支持01005微型元件高速贴装,满足AI芯片高密度封装需求,设备集成自动校准功能,贴装速度达每小时4.8万点,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15%。
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在浦口经济开发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布局WLCSP、Bumping、LGA、BGA、2.5D封装等高端封装产品,并成功推出CAPiC晶粒及先进封装技术平台,是未来封装行业发展的主赛道,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芯粒(Chiplet)封装技术的独立封测企业,已累计完成超20亿元融资,获得南创投、金浦基金、小米产业基金、OPPO、国策投资、昆桥资本等多方融资支持。
该企业总经理潘明东表示,封装产线升级项目实现了技术、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全方位突破,在产线全面智能化的基础上,可实现超大尺寸晶圆级扇出封装加工,同时支持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和倒装芯片级封装等高密度封装工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聚焦高端芯片封装测试领域,譬如通信领域的5G射频前端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人工智能领域的AI训练芯片、自动驾驶感知芯片;高性能计算领域的HPC芯片、GPU先进封装等。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芯德科技封装产线升级项目、南京华天集成电路先进封测项目等4个集成电路领域的重大项目被列为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近年来,浦口区围绕集成电路产业深耕不辍,集聚了华天、芯德、芯爱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制造环节有龙头、设计环节有集聚、封测环节有影响、设备环节有支撑、材料领域有突破的产业格局,“芯地标”在长江北岸崛起。2024年,浦口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5.4%,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通讯员:吴晓倩、杨阳、杨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