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万顷戈壁沙漠变油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在祖国西北的广袤戈壁沙漠,一条黑色油龙蜿蜒盘旋,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向强的壮阔征程。70年前,克拉玛依一号井的轰鸣划破戈壁沉寂,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70年后,新疆以年产6664万吨油气当量的成绩,连续四年稳居全国首位。

70年来,新疆石油工业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在戈壁荒漠,一代代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不仅推动新疆成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更是以科技自立自强,书写出中国能源工业传奇篇章。

戈壁沙漠喷出工业油流

“看,好多油泡!”4月20日,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克拉玛依黑油山“打卡”,感受石油地质的神奇。

黑油山是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石油露头。这座沉睡亿年的石油宝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揭开神秘面纱。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新疆油田供图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彼时,全国原油年产量只有43.5万吨,仅能满足社会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来自克拉玛依油田的这个好消息传向全国时,振奋了亿万人民的心。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投入开发。也就是这一年,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冯雪的爷爷从河北保定复员来到克拉玛依,后来成为测井队队长。

冯雪是“油三代”,爷爷那辈是住着地窝子、吃着窝窝头开发建设,在克拉玛依及周边开拓出集中连片油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南起红山油田、北至乌尔禾217国道两侧全长150公里左右的“百里油区”,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冯雪的爸爸成为一名采油工人,2015年冯雪拿过“接力棒”。此时,克拉玛依油田早已更名为新疆油田,并且在准噶尔盆地形成千里探区油气开发集中连片的大场面。

在准噶尔盆地掀起增储上产热潮的同时,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也喷涌出工业油气流。

1978年,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成立,1984年9月,部署在沙雅隆起的沙参2井实现重大突破,拉开西北石油局在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序幕。1989年,塔里木石油会战展开,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响应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部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拉开“寻找大场面、建设大油气田”序幕,建成塔里木油田。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1986年,石油工业部首次把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并列纳入勘探范围。1989年,部署在鄯善县的台参一井从侏罗系地层喷出工业油流。由此拉开吐哈盆地大发现、大会战帷幕,建成吐哈油田。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批批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石油人,推动新疆万顷戈壁沙漠崛起一座座现代化油气田。

向地球深部挺进

油气,是支撑我国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压舱石”。

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新疆,70年来持续推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迭代升级,钻井深度也早已突破传统地质理论的油气“死亡线”

2025年1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完钻的深地塔科1井,井深达10910米,成为亚洲最深直井,全球第二深井,创全球和亚洲五大工程纪录。

2025年1月5日,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中国石油集团供图

最重要的是,通过深地塔科1井,全球首次在万米以深取出岩芯,发现油气显示,找到生成油气母体——烃源岩。

当前,随着我国中浅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向地球深部挺进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是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的重大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塔里木油田率先在库车山前部署8000米以深超深井,开发出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博孜—大北其田,成为新的万亿立方米大气区。2021年,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发现10亿吨级的富满油田,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成为我国最大超深油田。

塔里木盆地超6000米的油气资源分别占全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总量的83.2%和63.9%,约占全球超深层油气资源总量的19%,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然而,这里的勘探开发却是世界级难题,对标全球13项工程难度指标,这里的高温高压、砾石厚度、盐层厚度与套数等7项指标属世界级难题。

持续科技攻关,塔里木油田推动深地油气钻井从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打得好转变。“2011年,打第一口8000米以深井用时700多天,现在最快70天左右,平均100天出头。”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钻完井工程部临时负责人汪鑫表示,现在超深层油气产量占比已超六成。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在塔里木盆地钻成300余口超8000米以深井,成为我国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重要增长极。

向非常规油气进军

非常规油气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无法通过传统技术开发或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量的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等。

21世纪以来,受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和常规油藏石油资源减少影响,非常规油藏页岩油逐渐进入世界视野。最典型的是美国,通过页岩油革命,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从而改变世界能源版图。

我国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页岩油成为新的战略接替。“十三五”期间,新疆油田发现吉木萨尔10亿吨级页岩油。2020年,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复函设立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至此,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拉开序幕。

通常,页岩油渗透率仅0.1毫达西—1毫达西,相当于0.00001平方厘米—0.0001平方厘米,开采难度犹如磨刀石里找油。近年来,新疆油田联合吐哈油田持续推动科技攻关,破解页岩油开采技术难题,推动页岩油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24年,该示范区页岩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建成我国首个年产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2024年11月26日,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年产突破100万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于江艳 摄

按照规划,2025年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要顺利建成并实现年产页岩油170万吨目标,其中,新疆油田完成140万吨,吐哈油田完成30万吨。“一季度,页岩油产量达39.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万吨。”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经理杜雪彪表示,目前正全力推进产能建设加速,向着高质量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目标迈进。

我国页岩油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等5个大型盆地和柴达木、江汉等8个中小型盆地。新疆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吉木萨尔、玛湖、五彩湾—石树沟凹陷区,总资源量超30亿吨。吉木萨尔页岩油效益开发,将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端稳端牢能源饭碗,新疆正以科技自立自强,扛起责任担当。万顷戈壁沙漠,擎起我国能源脊梁。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