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长假五日谈②|解锁入境游“流量密码”

登临中山陵,漫步瘦西湖畔,夜游无锡古运河……这个“五一”,江苏的山水画卷里,外国游客的身影愈发活跃。数据显示,我国“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拖着空行李箱而来,“中国游”“中国购”越来越火热。

从144小时过境免签扩容,到支付、退税便利化政策密集落地,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游客。商务部等6部门节前出台的优化政策,更是为“五一”入境游市场送上“大礼包”——退税起退点从500元直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升至2万元。一降一升间,消费门槛降低,优惠实实在在。商圈、景区里,增设的退税商店“在左”,琳琅满目的老字号与非遗好物“在右”,外国游客一手“买买买”,一手“退退退”,逛得尽兴、买得开心,这一场景生动印证了我国旅游市场“吸睛”与“吸金”的双丰收。

开放的姿态,不仅体现在政策升级的诚意里,还藏在细致入微的“不见外”服务之中。在南京禄口机场,“水韵江苏”服务中心提供外币兑换、多语种导览等“一站式”服务;苏州园林景区布设境外银行卡POS机,外国游客刷卡购票即可“丝滑”入园;连云港港国际客运站优化通关流程,让入境游客“秒速”开启旅程……这些贴心之举,让“国际流量”来得顺心、玩得舒心。放眼全国,有的地方景点推出多语种讲解器,有的地铁站设置便捷外币兑换窗口,还有的设立“国际志愿者服务站”,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是对外国游客的热情相迎。

如今,入境游客的需求早已超越简单的“到此一游”,转而追求深度文化体验。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医疗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备受青睐。外国游客跟着非遗大师学雕版印刷,把千年文化技艺收入行囊;昆曲演员手把手教海外宾客甩起水袖,让“百戏之祖”从舞台走进生活……这些沉浸式体验,成为江苏动人的旅游名片。江苏文化底蕴深厚,将国潮风尚、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精心编织进旅游精品线路,必将让游客全方位领略“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

解锁入境游的“流量密码”,关键在于读懂游客的需求。我们既要拿出“诚意”,更要倾听“心声”。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将“文化味”与“鲜活感”融入旅游服务,让外国游客深度感知中国千年的文化积淀和蓬勃的城市朝气;直面文化差异、时间成本等问题,从外国游客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准优化服务,打通预约、购票、支付等环节的堵点,提供“更顺滑”的体验。相信,充满诚意的政策、温暖贴心的服务、底蕴深厚的文化,定能让外国游客带着空行李箱而来,满载“中国好物”“中国故事”而归,让他们不仅“游览”江苏,更“留恋”江苏。(杨丽)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