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健康锦囊365|抗生素≠消炎药!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感冒发烧,吃“消炎药”!头疼咳嗽,吃“消炎药”!在一些人心里,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只要不舒服就吃抗生素,还有病人来就诊直接要求开抗生素“消炎”治疗。抗生素的滥用,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让耐药性危机一步步向我们逼近。

从细菌自身的角度来看,基因突变是导致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经常发生基因突变。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时,就像是在对细菌进行一场“淘汰赛”。那些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在药物的攻击下纷纷“倒下”。但有些细菌,由于基因突变,获得了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就像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比如,原本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在长期接触青霉素后,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能够分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酶,使得青霉素无法再对其发挥作用。

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更是加速了耐药性的产生。有些患者在感觉症状有所缓解后,就擅自停止用药,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以常见的肺炎为例,按照治疗方案,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7—10天,但有些患者在使用3天,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后,就自行停药。这样一来,那些没有被完全杀死的细菌就会“卷土重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可能会逐渐适应低剂量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下次再感染同样的细菌,之前有效的抗生素可能就无效了。

还有一些人,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擅自购买抗生素服用。比如,有些人只要一感冒,不管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就自行服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要知道,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根本没有作用。但这种不恰当的使用,却让身体里的细菌有了更多接触抗生素的机会,增加了耐药性产生的风险。

抗生素滥用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加强对抗生素的认识:了解抗生素的作用、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避免陷入抗生素使用的误区。认识到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是无效的。

2.不自行用药: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随意听从他人的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比如,不要看到别人用某种抗生素治疗感冒有效,就自己也买来服用。

3.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要因为症状稍有缓解就擅自停药,也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即使感觉病情好转,也应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确保彻底杀灭细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不强迫医生开抗生素:不要因为希望病情快速好转,就强迫医生开具抗生素。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抗生素滥用与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严重性不容小觑。它不仅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更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文字:王甜

视频:谭倩文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来源:南京市儿童医院药学部

责编:蒋明睿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