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听·见| “半吨米饭”,飘出的不仅是饭香

5月2日,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食堂“米饭蒸了半吨多”冲上热搜话题第一。据媒体报道,这个平日里略显严肃的办公场所,突然变身“网红打卡地”,单日接待游客7000人次,1500斤猪肉炒到锅铲冒烟。这场看似偶然的“食堂狂欢”,或许也是公共服务领域的一次破圈实验,为地方治理理念的变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根据一些网友描述,荣昌区政府食堂开放首日,排队取餐的队伍蜿蜒数百米,游客们举着手机直播“食堂干饭”。食堂内定价为3元、5元、8元、10元和18元套餐的菜品,让不少游客直呼“真香”。每次饭菜一端上来就秒空,餐盘、饭碗都不够用了。

荣昌并非孤例,这个“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政府上演“开门迎客”的暖心操作。江苏苏州免费开放近3.5万个机关停车位,附赠景点路线图,提供雨伞和休憩桌椅;江苏东海县政府食堂也对外开放,50家单位共提供3600余个免费停车位;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主打“鲜辣衢州”风味,18元一份的套餐丰盛管饱,还有风味小吃附赠;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政府食堂,游客花15元就能品尝徽州刀板香,扫码还能获取周边民宿、手工作坊的优惠券……游客打卡政府食堂,在某些旅游城市也似乎成为一个新玩法。

游客们在东海县政府食堂内就餐。图片来源:东海发布

各地政府食堂纷纷对外开放,仅是提供一顿餐饭那么简单吗?这一看似细小的举措,首先是传递出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当游客与办公人员共享同一张餐桌,机关大院所谓神秘感和距离感也会在烟火气淡去。这种物理空间的开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服务理念的升级——什么叫以诚相待?什么叫热情好客?一顿饭就能让人亲身体会。也许,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舌尖上的满足,更是被尊重的归属感。

政府食堂开放的另一层意义,在于优化了公共资源的再分配。节假日期间,机关食堂利用率较低,而景区周边餐馆却人满为患。通过“错峰共享”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民生红利,也为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从食堂起步,或许还可以延伸到更多服务领域。

此外,“开门迎客”的流量,还能转化为当地老百姓的真金白银。以荣昌为例,据说政府食堂周边3公里已形成了“打卡经济带”,一些商户在这里抢占有利地形:陶艺工坊推出当地文创茶杯,猪儿粑店铺日销破万枚,民宿预订量激增300%。更重要的是,这类“以食为媒”的推广方式,让游客从“到此一游”变为“深度体验”,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为城市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半吨米饭”的背后,有一座城市俯身倾听民意、开门广迎远客的姿态。这种姿态,不仅是破解文旅竞争同质化、重塑城市亲和力的必需,也是在更多领域服务百姓的必需。

(陆威)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