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帮老人弥补遗憾到公益“爱心潮”,他让乡村老人的“笑”溢出镜头

交汇点讯  “奶奶看镜头,笑一笑!”5月5日,随着快门声响起,宿迁市的陈奶奶与老伴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就连摄影师李树国完成合照后,老两口的笑容仍在继续。五一假期,正是婚庆摄影最繁忙的日子之一。而作为专业婚庆摄影师的李树国,这些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驱车下乡,给有需要的老人们拍照、再给他们理发、送物。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这几天,过去的一年里,在他的相机中,已经免费收录了超过百名乡村老人的“笑脸”不仅弥补了他们“一生没几张照片”的遗憾,更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无数人自发加入的“爱心潮”。

“对大多数人来说,拍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些老人,他们除了身份证,一生中没拥有过其他照片。”5月5日,李树国说起自己的公益之路时介绍,它最早始于一次遗憾:几年前,他结识的一位老人离世后,家人因找不到合适遗照,最终只能用身份证上的生硬照片。这件事如巨石压在他心头。2023年6月起,为了弥补老人们的这个遗憾,他每周驱车数十公里下乡,为留守老人拍摄照片。

镜头下的老人或笑容满面,或眼神深邃,接过照片时,不少人激动得连声道谢,甚至热泪盈眶:“一辈子没拍过几张像样的照片。”

李树国不仅是摄影师,更是倾听者。他常与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得知部分老人生活困难,他自费购买米、面、油等物资送去;发现老人理发不便,他自学手艺提供免费服务。“他们夸我手艺好,我就特别满足。”他还帮老人在集市售卖滞销农产品,后经朋友建议转向线上助销,“虽然难,但我想尽力”。

李树国的坚持感染了越来越多人。米厂老板、服装店店主、教师、医生等主动联系他捐赠物资;爱心人士张敏利、周黎晓带着团队加入;21岁的新闻系学生李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拍摄。“看到老人笑,就觉得自豪。”李树国说,如今回访时,部分老人已离世,但亲属将他拍摄的照片视为珍贵纪念,“这份寄托让我觉得值得”。

一次回访中,李树国特意为残疾老人周一浪带去烤鸭、棉鞋和手套——这些是老人上次提及的心愿。随行理发师为老人修剪头发,摄影师则为他拍下人生第一张照片。“60多年没拍过照,留个纪念。”李树国说。

截至目前,李树国已为超百位老人留下影像记忆。他的初衷简单纯粹:“拍张真实的照片,他们就开心。”而这场始于镜头的公益,正悄然生长:更多人捐款捐物、参与助农、提供技能服务……“只要我一直做,好心人会越来越多。”李树国笃定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陈昕

责编:史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