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政府机关食堂又火了一把。
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对外开放的政府机关食堂又变多了。其中,“荣昌政府食堂米饭蒸了半吨多”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也收获网友们诸多点赞。
其实,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对外开放已不是个新鲜事。早在2019年清明节假期,扬州市政府食堂就开始对游客开放。扬州也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向游客开放政府内部食堂的城市之一,并一直坚持到现在,不断为扬州旅游赢得美誉。6年来,加入这一行动的城市也不断增多。一些网友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打卡”政府机关食堂的感受,这客观上也让很多城市因此而“出圈”。
毫无疑问,基层政府机关在节假日开门迎客,方便游客解决用餐问题,这一举动值得点赞,也值得有条件的地方继续跟进。

但如果一些基层政府机关没有这样的大食堂,怎么办?会不会有种被“卷”的焦虑?会不会冒出“想办法建造个大食堂”的念头……
这些担心并非多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个别地方文旅局长出镜拍短视频宣传地方文旅资源,在网络上收获流量之后,一段时间内不少地方文旅局长也“赤膊上阵”卷起来,后续的一些视频甚至到了“审丑”的夸张地步,并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前段时间,一名年轻村干部在油菜花田跳舞的视频网络热播,让当地乡村出了名。结果,“村干部下田跳舞”很快成为一阵复制风,有的甚至拍成了庸俗搞笑的短视频,如此跟风反而让人不舒服。

回到政府机关食堂这件事上,其实跟进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各地政府要给游客在当地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
站在游客的角度,大家慕名来到一个地方旅游,游山逛水、领略文化之余,更愿意品尝地方特色美食或小吃。或许大家更关心特色美食店够不够多,卫生是否达标,食品安全有没有问题,是不是要排长队,会不会遇到“宰客”行为,购物消费是否有“坑”,等等。专门去政府食堂吃一顿饭,恐怕大多数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不会特意去这样“打卡”,除非这个食堂恰好就在风景名胜区附近。而巧合的是,扬州市政府食堂距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仅有2公里,对游客开放也自然就属于顺势而为了。但如果不具备扬州这样的条件,倒不如在创造良好环境方面好好下一番真功夫。其实,这也正是基层政府部门的主责主业所在。
创造并不断优化包括旅游服务业、创业就业等领域在内的营商环境,始终是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应该要做好的分内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大智慧。

这其中,关键还是要弄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其实人人也都明白,譬如上班族把岗位工作做好,学生好好学习,医生救死扶伤,警察守护平安,等等,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而各单位、各人“自己的事情”不尽相同,或许会璀璨耀眼,或许只默默无闻,但只要“办好自己的事情”,都是在为一首恢弘的交响曲奉上自己特有的旋律。
眼下,对基层政府机关来说,责任事项较多,日常事务也庞杂。但越是这样,越要对“自己的事情”有清醒的认知,特别是当网络流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时,更要保持应有的定力,不能被一些无意义的流量所裹挟,不可在跟风中“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集中精力做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大事小情,事无巨细服务好百姓和客商,或许吸引不了网络流量,但创造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撰稿 | 瞭望评论员 联想
图片 | 扬州发布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