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健康锦囊365 | 哮喘都会喘,不喘就不是哮喘吗?

2025年5月6日,第27个“世界哮喘日”如约而至。 

哮喘都会喘,不喘就不是哮喘?

这是一个常见误区。

哮喘并不全部是以“喘”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在儿童或部分轻型患者中,典型的喘息症状(即呼哧呼哧的呼气音)可能并不明显。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促和喘息,其中喘息是哮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一些不典型哮喘则以咳嗽或胸闷为主要表现。

因此,不能仅凭“没有喘”就排除哮喘,特别是对于反复咳嗽或呼吸不畅的患者,应结合肺功能检测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哮喘。

哮喘长大了自然好,小孩子不用治疗?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哮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就“自然痊愈”,尤其在没有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可能反而加重或留下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

虽然有些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哮喘症状可能减轻甚至缓解,但这并不等于“自愈”。研究发现,若儿童哮喘未经规范治疗,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仍可能持续存在,未来复发、发展为持续性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风险也会增加。

《哮喘管理指南的更新亮点(NAEPP2020)》也强调,儿童哮喘应进行长期规范管理,包括药物控制(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过敏原规避和定期评估。一些轻症儿童在治疗后数年确实可能“缓解”,但这种“好转”是在治疗基础上实现的,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结果。

得了哮喘,不能运动吗?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哮喘患者可以进行适度运动,而且科学运动对于控制哮喘、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运动诱发性支气管收缩(EIB)确实是部分哮喘患者常见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哮喘患者应当完全避免运动。相反,适量、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对刺激的耐受度。

对于有运动诱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运动前吸入短效B,激动剂(SABA)作为预防,并在日常治疗中维持气道炎症的控制。若哮喘控制良好,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正常运动,甚至参与剧烈运动或竞技体育。

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限制运动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可能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应当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安全参与体育锻炼,而不是一味回避。

文字:王甜 赵晶

视频:谭倩文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来源: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 孙尧

责编:赵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