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这样“圈粉”
幸福餐厅

“除了居民食堂、舞蹈室之外,还有咖啡店、城市书房、自习室,不仅下班后可以来上夜校,平时还能来遛遛娃。”近来,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不知何时悄然“焕新”了。在一些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上,党群服务中心还和“城市驿站”“家门口的好去处”“宝藏打卡地”等热门词条关联在一起,让人耳目一新。

在城市中,一个个党群服务中心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让老百姓能“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如何更好发挥阵地作用?记者在江苏各地采访见闻中寻找解答。

用好每一寸空间回应群众需求

调研地点: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稻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在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稻香社区活动中心,姜粉妹屏气凝神,将水中的颜料用笔慢慢挑开。当颜料缓缓晕染成独具一格的纹理之时,她眼疾手快地把手中丝巾绷紧后轻铺于水面之上。不一会儿,一条水拓丝巾就做好了。“在社区里就能做非遗手工,真有意思!”姜粉妹给这次体验打了满分。

记者打量了一番,这座党群服务中心分为上下两层空间,明亮宽敞,舞蹈室、书法教室等一应俱全,每一处空间都承担着相对具体的功能。

“过去可不是这样,一个活动室恨不得掰成几处用,上午是舞蹈房、下午办吉他课,晚上又要变成瑜伽室。马上到了暑假,还要分几间出来做托管班,教室尤其紧张。”说话间,稻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晶拉着记者上楼参观,恨不得把每一寸空间都展示一遍。

陈晶过去的烦恼,也是不少老旧小区的共同心声。稻香社区是由水秀新村和溪南新村两个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区组成,因此,建成多年的党群服务中心,除了空间紧凑拥挤,硬件设施老旧、过时,有时想尽办法办活动聚人气,参加的居民却寥寥无几,即便有过来办事的,也是坐坐就走。

“下决心改造,除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持续推动,更多是看到居民们的强烈期待。”陈晶告诉记者,针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施陈旧,空间分布不合理,社区活动空间点状分布、不成体系等现实情况,他们并没有一味求大求全,将社区服务全部设在党群服务中心,而是在对现有设施更新、串联上做文章。

从更新伊始,社区的数十位常住居民就作为志愿者,戴上配置GPS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将他们72小时的行动轨迹作为样本数据提供给来自同济大学的设计团队。从家出发,如何设计路线能最快将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各项设施连接起来?在智能数据、专业设计和整体规划下,如今,以稻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原点,一公里内建设社区健身场地、商业街区、儿童游乐场等;上学、看病、购物或是休闲,出门步行15分钟内基本都能解决;社区自有的剧场提供点单服务,为居民带来家门口的“文化餐”。

在无锡,走15分钟就能遇到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正在成为现实。“我们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坚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把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建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出入方便的位置,同时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创新服务场景,优化服务供给,精准对接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无锡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有关负责人说。

解锁年轻人也爱的N种新体验

调研地点: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朱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望亭镇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傍晚7点刚过,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朱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读书房热闹起来,木质书架错落有致,5000余册图书分门别类静候读者,这里不仅“颜值在线”,更被赋予多元功能:午后,“四点半学校”化身温馨课后港湾,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完成作业;傍晚,“相约自习室”灯火通明,备考青年专注学习;周末,“亲子种植角”绿意盎然,家长与孩子亲手栽种蔬果,体验“春种一粒粟”的乐趣。

在望亭镇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求职体验让人耳目一新。服务站划分就业指导区、权益咨询区、直播带岗区,求职者可一站式完成简历优化、岗位匹配、合同咨询。“以‘小空间’撬动‘大服务’,通过需求服务精准对接、场景深度融合、技术灵活应用,全区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行政化阵地’向‘生活化驿站’转型,日均人流量同比增长58%,盘活了85%的闲置空间。”相城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党群服务中心主动“破圈”,正在打破许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也为如何做好服务工作带来启示。在扬州东关街古城旁,一栋掩映在红墙绿树中、以木质为主基调的建筑,与周边古宅融为一体,这便是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往里走,近百平方米的空间内咖啡台、党章巡展、“静邻议事厅”等一应俱全。

“趁着周末,我来扬州City Walk,没想到景区旁的党群服务中心还能集章,款式多又很有特色,我打算多盖几个带回去!”采访期间,记者偶遇了刚刚结束东关街观光的游客小许,走进门歇歇脚、喝喝水的工夫,她意外地收获了别样的旅游体验。

“我们在考虑打造服务阵地时,结合了更加系统性的思考。”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王静告诉记者,社区地处古城板块,辖区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近年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向外拓展,新打造便民服务中心、红色加油站、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等阵地,不断在阵地上“破圈”。这些举措,既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从“党员之家”向“群众和游客共享空间”的融合。

以“用户思维”提供更精细服务

调研地点: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党群服务阵地,嵌入到产业园区、大型商圈、重要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一大批功能更加垂直、“用户画像”更加精细的区域性、功能性党群服务中心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在南通市工农路金融汇大楼内,来自江苏鼎程能源有限公司的10多位员工,依次从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走下来,意犹未尽地讨论着方案。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共享会议室里,他们刚刚结束一场会议。

手工制作小课堂

南川园社区地处闹市中心,辖区内有金鹰、圆融、金融汇等多家商圈楼宇,其中办公楼宇入驻企业130余家,员工超3000名,不少是初创的小微企业。去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迁址新建的计划提上日程后,南川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一有空便向居民和企业众筹方案。走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都向她倒苦水——小公司地方不够用,投资人上门考察连个像样的展示大屏都拿不出来,这一句话,倪燕听进了心里,琢磨起办法。

“建好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两个字要挺在最前面,解决辖区企业急难愁盼,社区层面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个疑问,她一次次上门找企业面对面聊天,反复推敲设计方案。

如今,走进全新建成的南川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共享会议室、共享工位、自习室、路演厅一应俱全,且全部都免费,只要企业有需求都可以和社区预约。不仅是硬件支持,倪燕介绍,从初创公司的手续办理到“上班族”们的幼儿托管,南川园社区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流动党员们还可以通过扫描流动党员枢纽驿站的二维码直接纳入支部管理,今年就有24名党员在家门口实现一键报到,党务咨询、就业指导、教育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触手可及。“这是营商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高品质党群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撬动的效应可能超乎想象。”倪燕说。

提升全龄段全时段友好气质

调研地点: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中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熟市常福街道怡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以前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总觉着是个比较严肃的地方,现在每次进门都像‘赶集’,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邻居们都在询问采买,热闹极了!”近日,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中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惠民助农市集”成为居民间的“热点”。原本咨询办事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通过“一区多用、动静结合”的灵活设计,巧妙开辟出兼具功能性与烟火气的便民服务新场景。

“和原来印象中有些‘距离感’的党群服务中心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记者频频听到这样的感叹。

“不是简单腾块地方摆摊,而是要让每平方米都散发服务温度。”中山社区党委书记管亚莉道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初心。此前,社区通过调研问卷收集到两大“痛点”:老年群体抱怨超市路远价高、年轻家庭渴望优质农产品,与此同时,很多小农户有销路不畅的难题,改造计划由此萌发。面对“党群服务中心能否商用”的质疑,社区党委创新提出“公益化运营”理念,与周边农场签订助农协议,免除场地费用。引入“合伙人”机制,居民可申请成为临时摊主,销售自产农副产品。这种“零租金+微公益”模式,既守住阵地属性,又激活空间服务效能。

“平常工作日我都在上班,现在听说社区晚上也能办业务了,就过来问下买少儿医保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家住常熟市常福街道怡馨社区的马益峰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午休和下班后也能开门提供服务了。针对群众反映的基层党建阵地服务时间集中在工作日,休息时间“没处办”,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常熟市在首批26个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陆续开启“超长待机”模式,开放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延时服务”,通过在时间上延伸、在服务上扩容,有效解决“八小时外”群众办事难题。

“以前社区有心办个活动,常常是推出即‘遇冷’,挨个问了居民后才发现,最大问题是没空。”在常熟市虞山街道张坝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国强看来,解决“八小时外”群众办事难题需要不断改变传统服务模式,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上加以改进。“就拿我们社区办的‘虞你成长’公益课堂来说,因为不少家长常常加班,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的结束时间也相应延后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陈珺璐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