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一揽子金融政策释放强烈信号!稳经济稳预期促发展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此次发布会含“金”量十足,在房地产、实体经济、外贸等多个领域推出重磅举措,预计撬动万亿流动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公积金还贷迎利好,购房减负促消费

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结构型政策三大类共十项措施。紧接着,央行宣布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这也是2022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下调公积金利率。

以一笔贷款金额为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的公积金贷款为例,利率调整前,按照2.85%的利率计算,每月还款额为4136元;利率下调至2.6%后,月供变为4003元,每月减少133元。整个还款周期内,累计节省总利息超4.76万元。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大约为38万亿元,较上一季度增加约2200亿元。今年以来,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等多地已实施扩大公积金提取范围、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等调整政策。叠加此前已推行的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利好,购房“降门槛+减成本”政策组合效应正在形成。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此次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符合市场预期,能更好地发挥公积金贷款在惠民以及支持消费方面的功能。特别是通过降息,有效缩减了此前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之间的利差,促使公积金政策发挥出更为显著的效应。许多原本因购房成本高而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在新政利好下购房意愿将显著增强,减轻的月供压力还有望转化为教育、家居、汽车等领域消费增量。

稳楼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白名单”扩围增效后,房地产项目建设交付将更有保障,有利于提升居民对购买新建商品房的信心,推动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降准降息齐发力,实体纾困添动能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此轮政策利好呈现出政策数量增加、融资价格下降、政策结构优化的特征。

会上,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同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外,央行还将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个方面发力。通过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将使得银行有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助力居民提升生活品质、企业实现创业创新。“此次降准降息等政策,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是当前对冲外部波动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对于市场一直关注的债券市场“科技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该板块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约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认为,这一新政不仅为创投机构开辟了新的募资渠道,更释放出创投行业回暖的积极信号。“此举将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早期项目、小微企业、长期投资以及硬科技领域,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他说,若能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提高自有资金出资比例,不仅能大幅提升有限合伙人的信心,更能快速组建新基金,促进民营创投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关税纾困组合拳,护航外贸稳增长

“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的三个“靠谱”引发广泛关注。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三个靠谱”为经济和市场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增强了市场信心。

为应对外部关税压力,多项“金”招相继发布,从短期纾困与长期布局两个维度出发,推出灵活精准的政策措施。证监会表示,将对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同时,证监会将加大走访帮扶、优化监管安排、支持转型升级,并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

金融监管总局则提出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支持发展专属保险,并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等,通过金融手段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自4月初以来,江苏持续推动外贸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顺畅切换,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全球市场变化。同时,外贸企业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持续推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积极布局国际供应链。此外,上市公司也展现出坚定的信心,通过回购、增持等动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各项工具,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指出,此次一揽子政策从市场主体和上市公司两端发力,通过政策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缓解关税冲击带来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稳定市场主体经营与投资者信心。政策的协同效应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短期纾困支持,为长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陈娴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