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 | 多些“厂区”变“景区”的华丽蝶变

近几年来,南京钢铁集团投入巨资用于环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昔日浓烟滚滚、灰尘漫天的“傻大黑粗”厂区,如今已蝶变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游客8万人次,实现门票文创、餐饮住宿等旅游收入500多万元。

曾几何时,一些工业企业依赖资源消耗和粗放式发展,导致大量废气、污水超标排放,使得厂区及其周边天空灰蒙蒙的,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空气刺鼻,河流、土壤被污染。南京钢铁集团从“污染大户”到“绿色景区”转变的实践证明,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全链条,不仅是环境质量的改善,更是企业竞争力的跃升。除了增加了旅游收入超500万元,去年,南京钢铁集团主要能耗节能收益超8000万元,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7%,绿色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高溢价。这充分表明,环保投入不再是负担而是投资,高质量发展美景离不开生态底色。

“厂区”变“景区”,既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价值体系的重构。推动工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让“工厂游”这一跨界旅游形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企业和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此外,有助于城市形象的重塑,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厂区”变“景区”,将传统生产空间转化为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的新载体,也让企业文化获得更多关注与认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大量游客、市民走进工厂和生产一线,近距离了解生产工艺与过程,既增强了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同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又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对企业发展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进入工业企业工作,为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当然,要实现“厂区”变“景区”的蝶变并非易事。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改造、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挖掘工业文化内涵,设计出既具吸引力又能体现企业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也是一大难题。同时,还需协调好生产与旅游的关系,确保旅游活动不对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干扰。这就需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与专业援助,采取更多破局之举,除了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支持,还要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不断提高企业将“厂区”打造成“景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工厂的管理者成为旅游的经营者、工厂的生产资本变成旅游资源。

“厂区”变“景区”,看似是空间功能的转换,实则是传统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是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蝶变不仅重塑了工业文明的形态,更以多维度的创新实践,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期待更多的工业企业厂区实现华丽蝶变,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书写出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双赢篇章。

(孟亚生)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