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漫·议|抗旱场景岂能成为“流量噱头”

因持续高温少雨,河南局部出现旱情,各部门全力打好抗旱主动仗。然而,网络上却出现一些不和谐画面和声音。有人扮作小丑,在麦田里磕头祈雨;有人炒作农民躺平不浇地,种的小麦够一家人吃就行,等等。

将农民头顶烈日、脚踩干涸土地抗旱的艰辛劳动,当作娱乐素材,以戏谑、调侃的姿态来博取流量,既缺乏对劳动的基本尊重,更会误导公众认知,消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支持。杜绝此类现象发生,一方面需要公众提升媒介素养,共同抵制不良内容的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平台需加强审核,监管部门要依法严惩,守护好农业生产的希望与未来。

孟亚生/文 王琪/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