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5月9日,江苏省社科联联合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等单位,在南通百年企业——江苏大生集团开展“党建领航-社科专家基层行”主题党日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党建领航聚合力 专家赋能促发展”主题,推动社科智慧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省社科联学会部、科普部、科研中心、机关青年党员代表,南通市社科联以及部分省、市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座谈会环节,江苏大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发表致辞。他立足企业百年发展脉络,结合新时代产业变革趋势,深刻阐释了张謇企业家精神对集团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他表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大生集团将始终牢记张謇先生“实业报国”的初心使命,走好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四条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集团将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纺织强企的目标砥砺奋进,让百年基业绽放新时代光彩。

致辞中,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乔均,从推进党建资源共享、实现党建优势互补、党建赋能业务发展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与党建工作成果。他强调,学会积极响应江苏省社科联关于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创新实施“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未来,学会将继续深化“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发展联促”三联共建行动,在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质生产力培育、以及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构建政企协同新生态,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学会力量。

现场,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与大生集团正式签署《党建共建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迈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发展联促”的政企协同新阶段。

专题授课环节,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以《一个人和一座城:张謇与南通》为题展开深度阐释。他以“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的重要论断为切入点,从“寒门大儒、创业楷模、教育先贤、慈善典范”等十个维度,系统梳理了这位“状元实业家”的传奇人生轨迹与历史贡献,并强调张謇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实用主义哲学和儒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特别指出,名城与名人的共生关系在南通得到完美诠释,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已内化为南通城市发展的深层密码,形成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气质。

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徐宁以《法治护航民企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度解读》为题展开专题辅导。他立足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全局,从立法背景与意义、立法定位与基本原则、核心制度设计、创新亮点、实施保障与意义等五个维度系统阐释这部法律的意义。他认为立法以法治刚性彰显党中央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战略定力,向全社会传递出清晰信号。同时,在体系化落实方面,对于市场准入等核心关切,法律构建全链条保障机制,确保改革举措从“纸面”落到“地面”。

在互动交流环节,三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从战略层面作主题发言,他从贯通理论与实践、学科与专业、省级与基层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特别强调,社科工作者要当好“思想库”“智囊团”“连心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展现社科担当。

南通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曹小龙结合地方实践,系统阐述社科工作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路径。关于省级学会支持,他提出“三联三促”倡议,建议建立“省级学会+市级学会+功能型党支部”联学联建机制,推动资源、人才、服务下沉,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社科发展动能。

江苏紫金产业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闫海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实践为切入点,结合“产融共生”作主题发言。他指出,这部法律标志着我国产融结合进入“法治化引领、体系化推进、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座谈会环节结束后,参与人员至大生集团二楼产品展厅,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产业参观,并深刻感受到:“实业报国”是随着时代脉搏跳动的生命体。从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救国理想,到新时代“智改数转”的产业升级,大生集团用百年传承证明:当红色基因融入现代企业治理,传统产业同样能绽放出引领时代的创新之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昝寻寻
图/江苏大生集团
视频/江苏省生产力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