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论见 | 迪奥用户数据外泄:个人隐私数据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肉鸡”

5月12日,迪奥向用户告知,有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部分客户数据。虽未涉及金融信息,但姓名、电话、消费偏好等个人“数字画像”的泄露,还是让不少人心头一紧。这场数据风波,暴露出奢侈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风险,也昭示着品牌企业构筑信息安全“护城河”刻不容缓。

在消费者眼中,奢侈品代表着高端、精致与可靠,如今连最基础的用户数据安全都无法保障,怎能不让人质疑?尽管品牌方已迅速采取措施,在网络安全专家协助下开展调查,但公众迫切需要一个清晰的答案:数据究竟是如何泄露的?企业信息安防体系存在哪些漏洞?怎样弥补和处置这起泄露事件?这些问题,要彻底查清、公开透明回应。同时,对隐私数据泄露必须追责到底,才能抚平消费者心中的不安。

其实,类似事件早有发生。脸书5000万用户数据遭第三方机构滥用,雅虎5亿用户账号信息被盗,万豪国际5亿客户信息泄露……近年来,数据价值不断攀升,数据安全风险也与日俱增。个人隐私数据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肉鸡”。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享受企业服务,不得不让渡部分个人信息,这是基于对企业的信任。企业承载这份信任,就应扛起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重任,这不仅关乎用户权益,更是企业立身之本。尤其是以“信用”为卖点的奢侈品牌来说,一旦在数据安全上“翻车”,无异于自毁招牌。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司南·阿瑞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字时代的信任是易碎品,一次泄露足以摧毁十年积累的品牌资本,而重建成本比防护投入高出一个数量级。”奢侈品品牌向来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在广告营销、门店装修上不吝重金,可若忽视数据安全这条“生命线”,再光鲜的品牌形象也会因一次数据泄露而蒙尘。信任如堤坝,毁之易,重建难,品牌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构筑数据安全“护城河”,就是守护品牌信誉的根基。

迪奥数据泄露事件犹如一记重锤。对企业而言,必须将数据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把“护城河”建设纳入品牌发展的核心版图,构建全方位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在技术层面,引入先进机制,为数据加上层层“安全锁”。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思维,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检测。打造智能安全防护网,加强对平台安全隐患的排查,提升紧急事件响应能力,既要严防外部攻击,也要警惕“内鬼”作祟,让用户的“网络足迹”安枕无忧。唯有如此,才能在数据安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当然,数据安全绝非企业一家的“守城之战”,而是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织密监管网络;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企业必须强化主体责任,将数据安全落到实处;消费者也要增强防护意识,学会识别风险……各方拧成一股绳,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数字时代,数据是珍贵的资产,信任是无价的财富。迪奥事件不应只是引发一时关注的新闻,更应成为行业反思与变革的契机。期待品牌企业以此次事件为戒,也期待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构筑数字时代的“护城河”,让消费者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多一份安心与踏实。

(杨丽)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