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红色IP+体验经济 福建老区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新网宁德5月13日电(王婷婷)“前方发现敌方目标,准备发射!”随着一声令下,只见场上双方战队不断转换阵型,不多时空气中腾起一股股绿色烟雾。“原来打仗要考虑地形和配合!”来自福建福鼎市龙安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林初璟抹着汗珠兴奋地说。

这一激烈“战事”的发生地,位于福鼎市前岐镇的兵馨育才国防教育基地,来自福鼎市龙安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此开展一场沉浸式军事研学活动。“我们为这批学生量身定制了真人CS、射击等体验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国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基地负责人李承进近日受访时说。

李承进是一名党员退役军人,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复员返乡后和几个合伙人在前岐镇西宅村流转了二十多亩地,打造福鼎市首家具有国防教育特色的研学基地,配备立体练兵场、建设民兵国防教育馆、吸纳退役或转业军人担任教官等,以“场景革命”重塑国防教育形态。

2020年,这个集室外训练、室内教学、食宿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合一”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承接民兵训练、年轻干部“四下基层”活动、福鼎市委党校中青班爱国主义教育等项目,可同时满足350人的使用需求。今年初,该基地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为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国防教育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

走进基地民兵国防教育馆,“兵民是胜利之本”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操场上,各类单兵武器有序摆放,教官们正熟练开展教学示范与讲解,以及体能训练教学示范与讲解。

李承进介绍,基地具有国防军事教育、军营体验、素质拓展等功能,已开发了应用射击、应急救护、真人CS等16个国防教育项目,目前还在不断更新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对象、天气,他们会适当调整项目,确保活动效果和安全性。

据统计,该基地年均接待量超2万人次,今年第一季度累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达1000余人次。同时,带动退役军人就业18人、周边村民就地务工13人,为西宅村集体增收25万余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显现。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很方便,也能顾着家里。”在基地担任文员一职的西宅村村民谢金秋说,稳定的工作待遇让她十分满意。

以“产业旺”促“乡村兴”,驻西宅村宁德市级乡村振兴指导员胡道勇介绍,该村结合老区基点村的红色文化底蕴与前岐镇“后花园”的建设定位,探索创新“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农耕文旅”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开发“红色IP+体验经济”的文旅新业态,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成功突破100万元。

“我们将持续推动红色文旅与农产品的双链共振,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的发展,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胡道勇说。(完)

责编:戴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