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中国科学家牵头,这一人群基因组被破译!

中外团队历时10年,在东南亚人群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北京时间14日晚,“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首期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东南亚人群的遗传演化之谜被揭开。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说,东南亚是全球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后一块拼图”,该地区人群拥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全球最重要的人类演化区域之一。为了解开东南亚人群的遗传密码,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34个国内外科研团队,历时10年,完成了“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研究。

据介绍,团队深入东南亚雨林腹地,系统采集了涵盖5大语系、6个国家的30多个族群样本,成功完成了3023例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构建了目前最完整的东南亚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SEA3K。

“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的人群分布和组成。(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庆鹏说:“本次研究成果丰硕,不仅发布了东南亚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还揭示了该区域人群基因如何受到古代族群分化、混合、适应、人口规模变迁及古人类基因渗入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在东南亚人群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3次基因渗入的遗迹,重新定义了人类史前演化的地理边界。”

东南亚人群基因组中的自然选择信号和潜在的环境适应表型。(研究团队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发现了众多东南亚人群适应热带环境的独特基因突变,宿兵举例说,“像热带雨林,高温高湿,它对东南亚人群影响深远,我们发现了这些人群身上携带的特殊基因突变,比如,有的突变能调控皮肤色素,以抵御强紫外线;有的突变可以减轻雨林中的蚊虫叮咬反应;有的突变则可以促进生成卷发,加速东南亚人群的散热。”

据悉,目前团队已经正式启动“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二期工程,致力于构建覆盖东南亚全域的万人级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

复旦大学、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等中国团队参与了该计划。

责编:吕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