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和小顾这对小夫妻在2015年喜结连理,第二年就有了爱情结晶。可日子过着过着,两人渐渐变成了“队友”。长期分居下,小姜一纸诉状递到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要离婚。原本简单的离婚官司,因为一套房子变成了“算旧账”现场。
原来,当初买房时,小顾父母卖掉老房子凑了首付,后来还帮着还房贷。小顾坚持这是“家庭借款”,要求两人共同偿还。而小姜这边也不示弱:“我爸妈还掏了20万装修呢,这明明都是长辈送给小辈的!”
法官在审理中发现了蹊跷:小顾几次承诺给父母还款的时间前后矛盾,找来的证人也都是自己父母的朋友,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最终法院一锤定音:既然拿不出白纸黑字的借款凭证,房子就算是父母给新人和小家庭的无偿扶持。考虑到双方父母真金白银的投入,房子判给小顾继续还贷,但要给小姜折现20万补偿。
法官表示,没有特别约定的话,一般默认父母资助是给夫妻的共同礼物,但真要算账时,也要以出资来源及比例为基础,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这个判决给所有小家庭提了个醒:父母给子女买房赞助,最好提前说清楚是“亲情赠与”还是“家庭贷款”,别等感情破裂时才追着要收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应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