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阿拉伯国家有激励作用” ——访黎巴嫩美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皮埃尔·扈利
图为黎巴嫩美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皮埃尔·扈利。受访者供图

皮埃尔·扈利是黎巴嫩知名学者,现任黎巴嫩美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近日,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将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期待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加强务实合作,推动阿拉伯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皮埃尔·扈利表示,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战略规划下,通过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空间技术、量子科学等众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国际学术机构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中国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正让更多大学成为全球开展学术研究的中心,“中国在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和专利申请数上不断创下纪录,彰显中国优秀的创新环境。”

皮埃尔·扈利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模式对阿拉伯国家有激励作用。阿拉伯国家加大对智能基础设施如先进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领域投资,将推动经济增长。这也正是沙特的新未来城计划和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倡议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深圳原来是中国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亚洲的硅谷’。这一案例生动体现了中国如何从传统制造业国家跃升为创新大国。”皮埃尔·扈利说,“阿拉伯国家也能够建立起类似的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园区,将大学和企业对接起来。”

皮埃尔·扈利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中方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项目让相关国家受益,中方也日益重视对环保和社会责任项目的支持。同时,这些大型项目也对更好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皮埃尔·扈利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项目对当地发展和能力建设的支持效果。例如,埃塞俄比亚根据自身国家发展目标确定共建项目,把制造业和能源项目作为重点,从而产生了显著效果。皮埃尔·扈利由此得出结论:“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共建国家的相互协商与合作非常必要,多元化的国际协作也是重要因素。”

皮埃尔·扈利表示,海湾阿拉伯国家可以借助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并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加快经济转型,摆脱石油依赖。阿拉伯国家可通过扩大经济开放,在保持文化特质的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业。

皮埃尔·扈利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展示了长期发展战略和灵活实施方法的重要性。“中国发展经验表明,政治决断和对人力资本与技术研发的投资能够产生巨大成功,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建议阿拉伯国家认真研究中国发展模式,同中国加强战略合作,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阿中业已成熟的伙伴关系。”他说。

(海瑟姆·穆扎恩参与采写)

记者 管克江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