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潮·每日一读|小满胜万全

文|张宏宇

五月过半,太阳的光芒日渐炽烈。田野间,麦穗逐渐泛黄,却尚未完全成熟;桑叶肥厚,蚕儿噬叶之声沙沙作响,这节气便是“小满”。小满,意指万物至此,稍得盈满。它非大满,亦非鼎盛,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追求完美者往往难以如愿,而知足常乐者却能悠然自得。

街角卖杏的老者,每日仅摆一小筐黄杏。问他为何不多备些,他憨厚地笑道:“够吃便好,多了反倒卖不掉。”这位老者或许未曾饱读诗书,却深谙小满之道。他的杏从不积压,亦不贱卖,日日新鲜,日日有客。我想,这便是生活的知足。

巷口修鞋的张师傅,守着三尺摊位,度过了大半生。他的修鞋箱虽斑驳,却擦得锃亮;工具虽旧,却摆放得井井有条。有人劝他租个店面,他总笑着摇头:“这摊子恰到好处,不大不小,足以糊口。”他修鞋手艺精湛,针脚细密,粘胶牢固,收费却总是公道合理。张师傅生活简单,却充实而满足。他懂得小满的真谛,无需贪多,够用即可;不必求大,合适最好。

文人墨客常吟咏盛极而衰的道理,花开至极艳便是凋零之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很多人却偏偏在此处迷惘,得三分,想七分;有七分,又盼十分。欲望如深渊,难以填平。小满之妙,在于知止。饭不可过饱,话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留有余地,方能游刃有余。这道理,庄稼人最为明了。他们深知麦子小满时收割最佳,过早则粒瘪,过迟则落穗。恰到好处,方显智慧。

我认识一位老先生,藏书不过百册,却本本精读,批注密密麻麻。问他为何不多藏些,他笑道:“书不在多,在于消化。百册足矣。”这百册书中的智慧,他已然内化于心。反观那些藏书万卷却束之高阁者,大多是附庸风雅罢了。黄昏时分,常见老先生坐在檐下,一壶粗茶,细细品味。问他茶味如何,他答曰:“正好。”这“正好”二字,便是小满的注解。不求极品龙井,不羡大红袍,只这寻常茶叶,泡得浓淡相宜,温度适中,便是无上享受。

人生在世,荣辱得失,皆有其时。小得盈满,已是上天厚赐。强求大满,反倒可能失去手中已有的。你看那麦穗,低头的必然是饱满的,昂首向天的,内里却是空虚的。我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像小满时节的麦子,充实却不张扬;处事要如将满未满的月亮,留一线给人想象。”小满时节,夜来细雨绵绵,晨起推窗,见院中石榴花开了三两朵,疏密有致,红得恰到好处。

小区东边有片荷塘,此时荷叶初展,尚未完全铺满水面。间隙处,可见游鱼嬉戏,水光粼粼。若至盛夏,荷叶田田,反倒失了这份灵动。小满之美,恰在于这“将满未满”的微妙平衡,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期待的余地。夜色渐深,窗外的石榴花在月光下显得愈发红艳。两三朵而已,却让整个院落都生动起来。我突然明白,小满不是妥协,而是通透;不是将就,而是从容。就像今夜这轮将圆未圆的月亮,留一线缺憾,反倒成就了最美的清辉。

小满时节,是恰到好处的时光,不极致,却真实;不完美,却完整。

责编:吴雨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