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的天仪29星(地质一号)、天仪34星(南科大一号)、天仪35星(南昌航空一号)、天仪42星(神启号02星)、天仪45星(北邮二号)、天仪46星(北邮三号) 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的第5次飞行。
朱雀二号改进型为我国首款采用全过冷加注的双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集成大推力液氧甲烷动力系统、铌钨合金大面积比喷管制造技术和单层共底贮箱及单层隧道输送管一体化结构等核心创新,可实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4吨级运载能力,面向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正逐步成长为服务中国商业航天主力市场的核心产品。

作为继遥一任务之后的关键商业发射飞行任务,遥二火箭整体延续遥一的成熟结构配置与控制策略,在本次任务中首次配备直径4.2米、全长8.7米的复合材料整流罩,显著增强了对多类型、大尺度载荷的兼容能力,进一步提升整箭任务适应性。
火箭采用两级构型。一级搭载4台天鹊12A(TQ-12A)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单台海平面推力720千牛,提供强劲推力及姿态控制能力;二级采用真空推力836千牛、具备60%节流工况与三次启动能力的天鹊15A(TQ-15A)发动机,配合云鹊(YQ-10)辅助动力系统,支持推力调节、变轨控制、末速修正、姿态调整等多项精密操作,满足高复杂度任务需求。
在持续优化基础上,遥二火箭相较首飞型号进行多项升级,包括:一级发动机推力提升、取消一级氧排放连接器以简化测发流程、整流罩由金属材质升级为复合材料,采用准实时风修正弹道设计技术等,显著提升任务响应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本次任务严格依照蓝箭航天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实施。任务准备期间,团队开展多轮专项评审与预案演练,全面排查技术状态与操作风险;任务实施阶段,火箭采用“三平”测发模式,全箭在技术区完成水平测试、水平对接,然后水平转运至发射工位进行起竖、加注和发射。各阶段流程有序、系统运行稳定,进一步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和商业发射服务能力。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较遥一的技术创新点:整流罩升级为复合材料:遥二首次配备直径4.2米、全长8.7米的复合材料整流罩(端头帽采用层压玻璃钢,冯卡门段和柱段为碳纤维夹层结构),显著增强载荷兼容性和任务适应性。发动机性能提升:一级发动机升级为天鹊12A(TQ-12A),二级发动机保持天鹊15A(TQ-15A) 采用铌钨合金大喷管延伸段状态,通过双曲率钣金成型和激光焊接技术,降低重量并提高比冲。流程与结构优化:取消一级氧排放连接器,简化发射流程并提升系统稳定性;采用取消正推火箭的级间冷分离方案,实现二级短时失重状态级间分离,降低系统复杂度。准实时风修正弹道设计技术:国内首次应用基于实测风的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弹道准实时风修正技术降低飞行攻摆角,优化结构设计,并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蓝箭航天将持续聚焦液氧甲烷动力系统和液氧甲烷火箭的核心技术攻关和性能优化,推进运载火箭的复用化、批量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更高效、更可靠、更具成本优势的商业航天发射平台,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及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