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憋尿的经历。堵车时找不到厕所、会议中途不便离场、追剧时不想按下暂停键……看似“忍一时风平浪静”,实则暗藏健康危机。憋尿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却不容小觑。
憋尿是如何一步步伤害身体的?
膀胱:从“弹性气球”到“疲劳气球”
正常膀胱容量约300—500毫升,当尿液积累时,膀胱壁肌肉(逼尿肌)逐渐拉伸。偶尔憋尿后,肌肉可收缩恢复;但长期反复过度充盈会导致逼尿肌纤维化,弹性下降,最终引发尿频、尿不尽,甚至尿失禁。研究表明,长期憋尿者膀胱炎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5倍。
尿路感染:细菌的“狂欢派对”
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女性尿道短且直,憋尿时更易发生膀胱炎,表现为尿痛、血尿;若感染上行至肾脏,可能引发肾盂肾炎,导致腰痛、发热,甚至肾功能受损。男性憋尿则可能诱发前列腺炎。
肾损伤:沉默的威胁
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导致尿液反流至输尿管和肾脏。这种“逆流”可能损伤肾实质,逐渐发展为肾积水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指出,约15%的慢性肾病患者有长期憋尿史。
心血管风险:被忽视的“定时炸弹”
憋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引发血压骤升、心率加快。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而言,这种应激反应可能诱发心绞痛或脑出血。
对于特殊人群憋尿的风险还要加倍!
孕妇: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憋尿易诱发宫缩,增加早产风险;
老年人:膀胱肌肉退化,憋尿可能导致急性尿潴留,需紧急导尿;
前列腺增生患者:憋尿会加重尿道梗阻,引发“连锁式”病理反应。
专家表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憋尿风险更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超50%。这类患者膀胱出口存在机械性梗阻,憋尿会引发“连锁式”病理反应,甚至诱发膀胱破裂(死亡率高达25%),需引起高度重视。
守护泌尿健康定时排尿,拒绝“极限挑战”
白天每2—3小时排尿一次(正常成人每日排尿6—8次),夜间不超过1次。
特殊场景提前规划
长途出行前排空膀胱,开会、考试前减少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摄入。
姿势与技巧
男性排尿时可尝试“咳嗽法”:轻咳一声帮助彻底排空;女性建议采用“蹲位”或身体前倾,减少残余尿。
警惕危险信号
若出现血尿、排尿剧痛、24小时尿量<400毫升,立即就医!
膀胱不是“储物罐”,而是需要温柔呵护的精密器官。从今天起,给身体一份及时的回应,别让“忍术”变成“隐疾”。如果您或家人有长期憋尿习惯并伴随不适症状,请及时至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文字:蒋明睿
视频:许丰乔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审核:南医大二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