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快快评|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立起“风向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作风。《条例》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升到法规的高度,令相关工作有据可依。

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通过全方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刚性的制度约束,针对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领域的具体事务严格对照把关,明确红线、厘清边界,是源头治理奢侈浪费乱象的根本保证。坚持问题导向,扎牢“篱笆”、强化监管、重拳出击,是遏制和惩治违法乱纪现象的重中之重。

修订后的《条例》,与时俱进地完善了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强化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责任落实,规定更为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范围更为全面,这有利于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工作推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

多年来,通过严格执行《条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赢得群众赞许。但也应该看到,在个别地方、个别环节,还存在着奢侈浪费的土壤。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过个别地方干部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的问题,一些地方通报过个别干部违规使用公车、私车公养、违规公款吃喝的问题。不久前,河南省纪委监委所通报的这一案例也引发关注:某镇党委书记为应付检查,豪掷249.62万元财政资金打造“经典观摩路线”,对沿线21个行政村共计40多万平方米墙体喷漆刷白。

事实说明,奢侈浪费问题具有反复性,要做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需要在做好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准备的前提下,持续发力整治歪风邪气,绝不松懈。

为此,党政机关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立起鲜明“风向标”,是纠治“浪费任性”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当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各种浪费行为。

勤俭办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的核心目标,是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向“慷国家之慨”的现象说“不”,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已成为永久的课题。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