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致敬!18万元+5000元,扬州九旬老党员捐出全部积蓄

交汇点讯 5月19日上午,家住扬州双桥街道的93岁老党员唐传荣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街道慈善协会,将用旧报纸包裹的5000元善款投入了捐赠箱。而就在几天前,她将自己和老伴的18万元积蓄全部捐出,用于街道助老助学等“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的救助。这位有着5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病痛缠身的晚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奉献。

唐传荣是一名退休教师,丈夫朱嗣尧比她大6岁,也是一名党员。1991年,老两口唯一的孩子因病去世。如今,90多岁高龄的他们,日常生活都是由保姆与侄子照顾。多年来,唐传荣每年都会参加虹桥社区“5·19慈善一日捐”活动,她还多次向社区捐赠过书籍,每到年底的时候她还会向社区捐款资助困难儿童和困难家庭,3000元、5000元,一次次拄着拐棍、坐着轮椅把用旧报纸裹着的现金送到社区。

2024年,唐传荣曾向党组织捐赠一笔10万元的“特殊党费”。“是组织培养了我,感谢中国共产党,受恩于党,就要回报党。”唐传荣表示,自己是一名退休教师,党和政府逢年过节都会给予慰问关照,社区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她感念党和政府的关爱。

“最近老人身体不好,整夜整夜失眠,于是想在自己最后的日子,把自己的存款捐给国家。”唐传荣的侄子告诉记者,唐老师一生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她的衣服总是洗得发白还舍不得换,饭菜也是简简单单,从不浪费。走进唐传荣家里,时光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一张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党费收据在玻璃板下熠熠生辉,家中陈设简单朴素,仍保持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家里最多的就是报纸、书和瓶瓶罐罐里装的药。

“在生命最后一段,再尽一份绵薄之力吧。”当唐传荣告知社区要捐款18万元后,立刻在社区里引起了轰动。有人不解地问唐传荣:“您的存款怎么不留给侄子,为啥要捐这么多钱?”唐传荣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一名退休教师,这辈子都是党培养起来的。最近我身体每况愈下,脑梗、癌症让我整夜整夜失眠,我想在生命最后一段,再献一份爱心。至于侄子嘛,我们也为他考虑到了,他也支持我们的选择。”

由于此次捐赠数额较大,为帮助老人顺利捐赠,虹桥社区工作人员向街道社会事业办公室负责人请教后,明确了个人捐赠较大金额的方法与流程,另一方面积极与唐传荣奶奶沟通明确捐赠方向。昨天上午,在网约车司机的接送和侄子、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唐传荣将自己没到期的定期储蓄取出,把积攒多年的18万元积蓄捐赠给双桥街道慈善协会。协会负责人表示,将以唐传荣的名义成立“唐传荣个人基金”,精准定向帮扶一些困难群体,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关键之处。

“唐奶奶用她朴素而伟大的人生给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党课。”虹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马荣表示,她的善举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三尺讲台到慈善之路,这位九旬老人用毕生心血谱写了一曲奉献的赞歌。社区也通过“邗小哥助老送餐上门”“网约车司机助老送医”等方式回馈他们的大爱,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和生活照顾。

通讯员 杨如秀 陈云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韦

责编:韩然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