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大阪世博会探会视频↑↑
4月13日至10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在日本大阪举行。本届世博会以 “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预计接待参观者2800万人次。
近日,记者来到大阪世博会现场,打卡中国馆及江苏科技展品,世界前沿科技,在“未来实验场”触摸人类的未来。


江苏科技
“搭乘”无锡造“蛟龙”号,解锁深海奥秘
中国馆位于大阪世博园区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馆内,“蛟龙”号体验舱等来自江苏的科技展品亮相,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让展品“活起来”、展项“动起来”,成为大阪世博会亮丽的“中国名片”。

来自无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的“大国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馆2楼的C位闪亮登场。这个能下潜7000米的“深海巨兽”,不仅藏着中国海洋科技的硬核实力,还带着全球观众开启了一场炫酷的深海冒险。“蛟龙”号潜航员齐海滨此次也来到了中国馆的现场。齐海滨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蛟龙”号的外部是1比1的载人潜水器模型,而内部则被挖空,设置了深潜体验舱,通过操纵台和显示屏带观众沉浸式感受7062米海底世界,完成从“九天揽月”到“五洋捉鳖”的科技闭环。
现场,“蛟龙”号体验舱前排队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也体验了一番。面朝三面全景屏,站在操作控制台前,按压手柄就能控制全景屏里的画面“穿越”到浅海珊瑚群,看五彩斑斓的珊瑚摇曳生姿;还能直达深渊热泉口,邂逅那些神秘奇特的深海生物。

世博会各个国家馆内最重要的设备是什么?当属LED屏幕!作为国内最早研制、生产大型LED显示屏的机构,本次世博会,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以“屏”为媒,向世界展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世博会日本馆、美国馆、卢森堡馆、荷兰馆、菲律宾馆、巴西馆、女性主题展馆等展馆,量身定制了10余款创意显示产品。
“大阪保健馆”由世博会东道主大阪府与大阪市联合承办,展示了多项前沿健康科技项目。“我们为大阪保健馆打造了320平方米蒙古包状屏,由12.8米直径天花屏及直径4.8米高的圆弧立屏构成,采用洛普透声显示技术,为观众提供震撼和沉浸式的观感体验。”南京洛普首席科学家朱斌介绍,蒙古包状屏顾名思义就是屏幕的形状类似于蒙古包的内部,参观者可以切身实地观看展品介绍;而全透声技术使得声音能从屏幕后方穿透至前方,穿孔率高,实现声音的全面穿透,全面透声设计让参观者站在整个LED显示屏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楚地听到画面音。
此外,还有卢森堡馆球形屏,美国馆、荷兰馆、女性主题展馆等异形拼接屏也采用了南京洛普的产品,其贴合建筑结构,通过动态影像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表达,实现“屏即建筑,建筑即屏”的视觉奇观。朱斌介绍,公司积极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此次提供的世博会产品均通过“碳足迹”“中国环境标志”体系认证,节能功耗较传统产品降低30%。

中国创新
月球正背面月壤展出,地球上独此一份
中国馆最引人注目的“网红”就是月壤样本了。在2楼“生生不息”展区,全球观众首次能零距离对比观察嫦娥五号(正面)和嫦娥六号(背面)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通过特制透镜装置,月壤的微观结构和正背面差异清晰可见。

“本次世博会共有两个国家展示了从月球上取回的月壤,其中一个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从月球正面取回的月壤,而中国是全球首个拥有月球正面和背面月壤的国家,这在世博会上是独一份。”守护中国月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中国贸促会的现场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正面月壤有约20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样本,将人类对月球火山活动历史的认知延长了8亿至10亿年;背面月壤作为月背的“第一道足迹”,封存着43亿年前的太阳系记忆,为月球演化研究补上关键拼图。“此次月壤展出不仅是中国航天能力与技术水平的象征,也体现了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态度,诚邀全球科研力量共同探索宇宙。”

最体现中国科技全面实力的当数二楼的“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这个微缩未来城市将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健康网和文化网通过AI系统无缝连接,展示了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系统思维。而整个中国馆建筑本身也是技术展示——以竹材与钢结构结合,采用低碳固碳竹质产品,体现了绿色建造理念。“从设计选材到施工运营,再到回收利用,中国馆始终把绿色可持续作为核心理念,向‘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交出‘中国答卷’。”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说。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今年全球的热点,中国馆内也不例外。在月壤展示区域旁是一块大屏幕,参观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屏幕上的虚拟人物孙悟空对话。科大讯飞虚拟人平台总经理郜静文介绍,科大讯飞团队对“AI孙悟空”重点打造的能力集中在数字人和星火大模型的问答能力之上。科大讯飞既要让孙悟空动起来,还要结合大模型能力让其在动作表现、与人交互等方面更好地还原孙悟空形象。
“中国科技成果在大阪世博会的集中展示,是中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空间探索、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彰显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世界前沿
0.1毫米厚的人工心脏,开启器官移植新纪元
作为本次世博会的东道主,日本展出的技术更注重解决实际社会问题。

大阪大学特任教授泽芳树团队使用2012年获颁诺贝尔医学奖的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制造的人工心脏“心肌细胞层片”引人注目。记者看到,这个“迷你心脏”直径约3厘米,厚度只有薄薄的0.1毫米,由2亿个iPS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所组成。简单来说就是能用人类细胞,种出一颗人造心脏;虽然不具备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但可以贴到患者的心脏让心脏重新有力跳动。目前有8位患者接受了临床试验,术后恢复都相当顺利,其中一位50多岁男性直言身体轻松不少。

大阪Science株式会社的“自动洗澡机”延续了1970年大阪世博“超音波浴缸”的创新精神,通过监测使用者心跳来调整水流与影像互动,打造个性化放松体验。记者看到,“自动洗澡机”的形状像一个流线型的蛋,整个人都可以坐进去;人进去后盖子会关闭并注入温水直至沐浴者胸部,细小的泡沫会自动清洗身体舱内前后喷嘴喷出水花,可用超声波清洁身上的污垢。
在交通领域,日本研发的空中飞行汽车亮相。在记者抵达不久前,由美国Lift Aircraft公司研发、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运营的六轴单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大阪世博会梦洲会场上空进行了试飞。当飞行器升至起降区上空时,电机螺旋桨叶片突然断裂脱落,零部件坠向地面。尽管飞行器依靠冗余设计安全着陆,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世博会主办方立即宣布无限期暂停该项目所有演示飞行,直至彻底排查安全隐患。此次事件也给全球空中飞行汽车行业敲响警钟——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首要门槛是安全。

川崎重工集团在世博会上展示了2050年概念车型马型四足机器人CORLEO。这一发明借鉴了人类数千年的坐骑——马的理念。川崎重工认为,机器人时代到来,人类的交通方式,不仅可以使用四个轮子里面的汽车,还可以重新恢复到策马奔腾的状态。记者了解到,CORLEO采用摩托车摇臂机构的设计,其后肢可独立于前肢进行上下运动,从而有效吸收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并使驾驶者保持易于观察前进方向地形的姿势。此外,CORLEO采用氢作为动力来源,这代表了向低碳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氢气储存于后肢内置的氢气罐中,而电力则由前肢安装的氢气发动机产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文/摄
部分图片 大阪世博会官网及受访者提供
剪辑 王子杰